课件编号13017489

2012~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15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45834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2,世界政治,解析,演变,格局,经济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2022年 1.(2022·全国甲卷)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答案】D 【解析】由材料“1951年”、“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可知美苏冷战期间,面对黑人团体的指控,美国混淆视听,将矛头转向社会主义国家,认为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说明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故选C项;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1787年宪法明文规定了保留奴隶和种族歧视的条款,说明民权大会的指控有事实依据,排除B项;材料强调美国政府对黑人团体请愿活动的回应,并未提及美国政府对国内种族平等问题的态度,排除D项。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12分)略 【解析】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结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得出论题:金融国家,利用货币优势维护本国利益。福利国家,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来缓和社会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其次,结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的史实,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分析阐述,如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美国以其世界最大债权国的经济实力,意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1944年, 签订《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成 立世界银行和货币基金组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确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为美国通过美元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便利。同时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干预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避免贫富差距过大,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对社会收入进行重新分配,构建了类型多样的社会福利制度,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可见,不管是金融国家还是福利国家,虽然发展面向不同,但其核心依然是维护本国利益。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3.(2022·山东卷)1967 年,法国学者塞尔旺·施赖贝尔在其著作中宣称,如果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迅速采取行动以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欧洲也许会繁荣昌盛,但将在历史上第一次被更为发达的文明所摧垮并受它统治。该著作出版后在欧洲很快成为畅销书。这反映出欧洲社会 A.对美国发展模式的否定 B.对战后世界秩序的不满 C.对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担忧 D.对苏联威胁下欧洲联合的反思 【答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