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20520

新课标北师大版一上2.1《过生日》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9825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新课标,北师大,过生日,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过生日》教学设计 课题 过生日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过生日》是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较第一课时。低年级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大小,比多少的感性经验。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学生认识事物或现象,经常是和其他事物或现象通过比较, 从而完善自己的认识的过程。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创设“过生日”这一情境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教的过程,学习并积累比较的方法,这里的比较大小、多少是一种简单的定性比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实际生活感受比较的意义,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正确的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学生掌握了“多”、“少”、“最多”、“最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比较最多与最少,最大与最小。学生初次接触比较,通过体验比较的过程,获得比较的不同方法,从而理解感知最多与最少,最大与最小,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因此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多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最多与最少,最大与最小。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通过比较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 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难点 掌握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1.在多的后面画“√”,少的后面画“○”。 2.在最多的后面画“△”,最少的后面画“○”。二、导入新课师:有一种美食,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它是什么呢?猜一猜。课件出示:有方有圆花样多,又有奶油又有糖,纸包盒装小袋提,松软可口甜又香。 (打一食物)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师:过生日时,爸爸妈妈会买什么?师:今天是明明妈妈的生日,我们一起去参加生日宴会,看看她的生日是怎么过的。 板书课题:过生日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独自猜一猜:是蛋糕。学生:喜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对已有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通过交流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讲授新课 一、获取信息课件出示:师:餐桌上都摆放了什么好吃的?你能用带数字的话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反馈:餐桌上有1个大西瓜、1个西红柿、3个大小不同的盘子、3杯饮料和2瓶饮料,还有一个大蛋糕。师:除了餐桌上的物品,你还看到了什么?反馈:还有1张大桌子和1个小圆凳。还有淘气和她的爸爸、妈妈。二、比较大与小1.比蛋糕师:你瞧,生日宴会已经开始了。爸爸开始切蛋糕了,他一共切了几块?课件出示:师:你能比较一下,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吗?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反馈: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师:仔细观察这三块蛋糕,看看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第①块是第②块的一半,第②块又是第③块的一半,所以第③块最大,第①块最小。2.比西瓜师:刚刚我们比较了三块蛋糕的大小,知道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如果西瓜切成这样,你是不是也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课件出示:师:哪块最大?哪块最小?三比较多与少师:我们身边有很多大小不一的东西,需要我们仔细去比较。下面我们来比比这三杯饮料。课件出示:这三杯饮料,哪杯装得最多?最多的画“√”,最少的画“○”。反馈:第二杯装得最多,第一杯装得最少。师:你是怎么比较的?反馈:这三杯饮料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