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22045

2012~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1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4628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2,历史上,解析,回眸,改革,重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2年 1.(2022·全国甲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万国对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最高目标。为扭转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治政府将“安内竞外”视为治国安邦之道。在日本官方文书中频繁出现类似“与万国对峙”的表述。1868年,日本以明治天皇名义发布的《宣扬国威宸翰》,主张“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勾勒出“大陆政策”的扩张方向。此后,伊藤博文把废藩视为“抵御外辱,伸张皇威于海外”“与万国并立”的条件。木户孝允提出,“以文明开化为国家富强之途径”。1870年,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强调,“朝鲜国北连满洲,西与清国之地相接,使之屈服,实为保全皇国之基础,将来亦为经略、夺取万国之源也”。 ———摘编自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提出“与万国对峙”的背景及实施方略。(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提出“与万国对峙”目标的历史影响。(5分) [答案] (1) 背景:①进行倒幕运动,国内政局动荡;②开展明治维新运动,日本实力有所增加;③西方殖民扩张,受西方侵略威胁;④西方思想的传播。 实施方略:①对内推动社会改革,对外争取外交独立:②废藩置县,制定大陆政策;③倡导文明开化,宣扬天皇权威。 (2)①有利于提升日本民族意识;②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③为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埋下伏笔。 [解析] (1) 背景:依据材料“与万国对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最高目标”、“为扭转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治政府将‘安内竞外'视为治国安邦之道”并结合明治维新的背景可知,进行倒幕运动,国内政局动荡;开展明治维新运动,日本实力有所增加;西方殖民扩张,受西方侵略威胁;西方思想的传播。实施方略:依据材料勾勒出大陆政策的扩张方向”、“伊藤博文把废藩视为抵御外辱,伸张皇威于海外“与万国并立的条件”、“以文明开化为国家富强之途径“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解答,即对内推动社会改革,对外争取外交独立;废藩置县,制定大陆政策;倡导文明开化,宣扬天皇权威。 (2)影响:依据材料“主张‘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 ,勾勒出大陆政策'的扩张方向”.“朝鲜国北连满洲,西与清国之地相接,使之屈服,实为保全皇国之基础,将来亦为经略、夺取万国之源也'并结合明治维新的影响可知,为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埋下伏笔;依据“以文明开化为国家富强之途径'并结合明治维新的影响可知,有利于提升日本民族意识;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45.(2022·全国乙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 ———摘编自《荀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6分) [答案] (1)原因:商鞅变法使百姓勇于公战,军队战斗力强;秦国军队过于注重功利;秦国军队无礼义教化,不是仁义之师;秦国军队战斗是“独夫”行为;荀子的儒家立场。 (2)评价: 积极: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了军事力量;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