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22099

2012~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2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1539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2,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22年 1.(2022·全国甲卷)[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时珍(1518—1593)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薪州遭逢大疫,李时珍父子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撰成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用、方剂等,精心绘制药图。历时近30载,“稿凡三易,然后告成”。 ———摘编自唐明邦《李时珍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9分) 【答案】 (1)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受到家庭医学氛围的熏陶;李时珍对医学的钻研与精通以及努力刻苦的个人品质;前代丰富的中医药学成就为其奠定基础。 (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观察实践;采访调查。 评价:文献研究,能够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同时利于发现著作中的误注,从而促进医学著作的完善;观察实践,有利于获取关于药物的较为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保证著作的严谨性;采访调查,有利于获得口头上的大量资料,从而丰富医学知识。 【解析】(1) 条件:依据材料“李时珍(1518~ 1593) ”并结合李时珍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依据“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可以得出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受到家庭医学氛围的熏陶;依据"李时珍父好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可以得出李时珍对医学的钻研与精通以及努力刻苦的个人品质;依据“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可以得出前代丰富的中医药学成就为其奠定基础。 (2)研究方法:依据材料"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可以得出观察实践; 依据“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可以得出采访调查;依据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 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用、方剂等,精心绘制”可以得出方法为文献研究。评价:结合第- -间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献研究,能够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同时利于发现著作中的误注,从而促进医学著作的完善;观察实践,有利于获取关于药物的较为客观真实的第-手资料,保证著作的严谨性;采访调查,有利于获得口头上的大量资料,从而丰富医学知识。 2.(2022·全国乙卷)[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新解放城市中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1949年8月至12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