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2.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马”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下雪美景视频,引导学生畅聊下雪天的游戏。 教师导入:同学们,冬天下雪的风景是不是很美呢?大家会去雪地里干什么呢? 预设:打雪仗、堆雪人…… 教师顺势引导:课文中的小动物们都跑出来了干什么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2.出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非常正确!雪地里的小画家都画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看吧。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畅聊自己喜欢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的同时与学习的内容也产生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活跃课题氛围。)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听读儿歌,听清每个字的发音。 2.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儿歌有几句话。 (1)交流课文有几句话:5句话。 (2)认读生字。 ①指名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如“竹”是翘舌音,“用”和“洞”韵母相同,“参”是平舌音。 ②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3)认读词语。 ①学生先自由认读,再带拼音齐读。 ②去掉拼音齐读。 (4)学习多音字“着”。 教师讲解:“着”本课“睡着”中读zháo,做动词。做动词时,还可以组词,着火;“着”在之前我们学过的《项链》一课“哗哗地笑着”中读成zhe。还可以给它组词,看着。 (5)师生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 ①为、加、洞:“力”加两点是“为”;“力”加“口”是“加”。“同”加三点水是“洞”(加一加)。 ②群:一个、两个、一群(数量多),一群大雁、一群鸡、一群鱼、一群大象 (图片对照)。 ③牙:大象牙齿的图片如同“牙”的最后一笔撇,可以给“牙”组词,月牙、门牙、牙刷、牙医、牙齿(图示记字法)。 ④竹:竹子图仿佛“竹”字,“竹”由两个形似部分组成,主意它们的异同,我们可以给“竹”组词,竹叶、竹笋、竹竿(图示记字法)。 (6)熟字组词,巩固识字。 几:几天 几个 竹:竹子 竹叶 为:为了 为什么 洞:山洞 洞口 群:一群 鸟群 牙:门牙 月牙 加:加大 加快 步:步子 正步 (6)识字游戏———雪花飘飘。 3.教师过渡:我们把字词读得又快又准了,现在把这些字词送到课文里,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大声朗读肯定读得更好听,快开始吧。 指读课文,生生评价。 教师引导: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预设1:他读得特别正确,都没有错别字。 预设2:他读得每个句子都非常流利。 三、再读课文,提取信息 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品读第1句话。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可真不错!谁来结合图片读读第一句?你知道用什么语气读吗? 指名学生读,教师启发想象:下大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