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乌鸦喝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会写“只、石”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并能说出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并能说出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会写“只、石、见”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3.学习第1自然段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 浑身黑又亮,嘎嘎叫得响,不管冷和热,走路扇翅膀。 (打一鸟类) 预设:乌鸦 教师追问:请你仔细观察这只小乌鸦,说说它长什么样? 预设:乌鸦的羽毛是黑色的。 2.对比识字,引出课题。 教师引导:乌鸦这只小鸟浑身都长满了乌黑的羽毛。你们看“乌”就是黑的意思,观察“乌”和”鸟”有什么区别呢? 预设1:“乌”比”鸟”少一点。 预设2:乌鸦全身都是黑色的,连眼睛都快看不到了,所以“乌”比”鸟”少一点。 教师点评: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乌鸦是一种乌黑的鸟,所以“鸦”是鸟字旁,同学们一起读“乌鸦”。 教师顺势引导: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却十分聪明。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认识一下这只乌鸦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乌鸦喝水》。(板书:13 乌鸦喝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交流初读情况。 (1)课文有3个自然段。 (2)认读生字。 ①指名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如“放、旁”是后鼻音,“进”是前鼻音,与“进”读音相同,与“今”读音近似;“处、找”是翘舌音。 ②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3)认读词语。 ①学生先自由认读,再带拼音齐读。 ②去掉拼音齐读。 (4)“一”的变调。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乌鸦把小狮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5)师生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 ① 乌、鸦、处、找、办、法、旁、放、进、许、高:乌鸦、到处、找出、办法、旁边、放进、许多、升高(组词识记)。 ② 找、进:“找”是提手旁,可以从找东西要用到手的方法技艺,还可以给“找”组词识记;“进”的偏旁是走之旁,走之旁的字和走有关系,如放进、进来。进去 (偏旁识记)。 ③ 法、高:加法、减法;身高测量尺、跳高(结合生活)。 (6)识字游戏———乌鸦吃玉米。 教师过渡:我们把字词读得又快又准了,现在把这些字词送到课文里,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大声朗读肯定读得更好听,快开始吧。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一开始看拼音随文识字、自由朗读猜字音到分组学习,最后又回到课文,设置多样、有趣的归类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不断复现中,认识并理解生字新词。) 3. 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给下面这三幅画排排顺序。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三幅图,明白图意,再结合课文,给三幅图排序:喝不着水———想到办法喝水———喝着水了。(板书:喝不着水———想到办法喝水———喝着水了)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共有几句话。 预设:4句话。 2.学习第1句话。 朗读第一句话,结合你的日常体会说一说:乌鸦口渴了,它当时有什么感觉? 预设:好渴啊,真想找水喝。 提问:“处”字你还在哪里见过?学校教务处,有客来访登记处指示牌。 点拨:“处”表示地方,“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