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65465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章末素养培优(课件+学案)

日期:2024-06-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5次 大小:6753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一册,课件,培优,素养,章末
    (课件网) 章末素养培优 核心素养(一) 核心素养(二) 核心素养(三) 核心素养(一) 核心素养(一)———物理观念 1.时刻和时间间隔 项目 时刻 时间间隔 区别 时间点(对应运动状态) 两个时间点间的时间段(对应运动过程) 联系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间隔 2.位移和路程 项目 位移 路程 区别 意义 物体的位置变化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大小 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与运动轨迹无关 运动轨迹的长度 标矢性 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标量,无方向 联系 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项目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区别 含义 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对应关系 对应过程,即一段时间、一段位移 对应状态,即某一时刻、某一位置 大小 (Δt→0) 方向 位移的方向 该时刻的运动方向 4.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 项目 比较 速度v 速度变化量Δv 加速度a 定义 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值 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表达式 v= Δv=v2-v1 a= 单位 m/s m/s m/s2 方向 为物体运动的方向,与a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由初、末速度决定,与a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与Δ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大小关系 a与v、Δv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其中一个物理量越大时,其余两个物理量不一定越大 【典例示范】 例1 (多选)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通过在测速点前刹车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但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B.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C.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D.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答案:AD 解析: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经过测速仪时的瞬时速率,A正确,B错误;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在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率,C错误,D正确. 例2 (多选)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不为零且保持不变,速度也始终保持不变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也可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D.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答案:BCD 解析:加速度保持不变,且不为零,可知速度一定在变化,故A错误;根据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率,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即使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如果速度的变化率很小,其加速度就很小;若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如火箭刚点火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故C正确;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a是矢量,所以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D正确. 核心素养(二) 1.理想模型法 理想模型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为了研究方便,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想化模型,从而把实际复杂的问题简化处理,如质点就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极限思维 在分析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时,我们采用极限思维,即在物体经过的某点前、后取很小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取得越小,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就越小,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越能精确地反映物体在该点的运动快慢情况,当时间足够短时(或位移足够小时),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物体经过该点时的瞬时速度.同理,在变速运动的描述中,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也存在这样的关系. 3.比值定义法 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其中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