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66094

【核心素养目标】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思想政治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5333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理论,高中,学年,2022-2023,教学设计,实践
  • cover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 课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 第一课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一 课标要求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学习 目标 必备知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关键能力:通过了解史实材料,学会辩证科学的看待社科学社会主义,认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石,强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认知,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能够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公共参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点 1.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难点 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 2.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设置情境,探究讨论,启发式教学 议题 主议题: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行? 子议题:1.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如何从萤火到划破黑夜的闪电的? 2.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如何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飞跃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素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结合素材和课文,初步理解本课教学内容。 观看素材 思考议题 环节一:萤火之光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讲授新课 展示视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1)背景 (2)发展的三个阶段 (3)局限性 (4)进步性 探究1.在马克思之前,有哪些代表人物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这些设想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的分析,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能够辩证的看待空想社会主义,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三大工人运动 (2)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 (3)意义 (4)失败的启示 探究2.万里之遥的欧洲,无产阶级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给了怎样的条件? 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的分析,强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认知,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三大工人运动的斗争及其失败,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 环节二:闪电之明 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的天才努力 探究3.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打破这间铁屋子” 通过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努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激发学生努力奋斗的高昂斗志。 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 (2)剩余价值学说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 4.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共产党宣言》的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