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69153

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2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7098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苏科版,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上册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情境导入 思考: 如果想让投影仪投影出来的字更大些,投影仪上的凸透镜向上调还是向下调? (1)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探究过程。 (2)掌握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 (3)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本节目标 3.像到平面镜(或透镜的光心)之间的距离叫 ,用英文字母 表示。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实验时先固定 位置,然后调整 的位置,最后移动 ,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 预习反馈 1.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屏上的像向_____移动。 上 蜡烛 v 凸透镜 凹透镜 光屏 像距 蜡烛 课堂探究 【思考】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和凸透镜有关的知识,那么我们该如何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呢? 【结论】准备的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刻度尺等物品,通过光学实验来探究。 课堂探究 首先来认识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情况。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堂探究 凸透镜成像相关概念 物距:物距在物理学中指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英文字母u表示。 像距:物理中像到平面镜(或透镜的光心)之间的距离,用英文字母v表示。 典例分析 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cm B.10cm C.15cm D.18cm D 解析:因为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所以,f<30cm<2f,则15cm<f<30cm; 四个选项中在15cm到30cm之间的只有18cm; 故选D . 课堂探究 当物距大于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位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当物距位于焦点之内时,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课堂探究 当物距位于2倍焦点处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课堂探究 当物距位于焦点时,凸透镜不成像。 课堂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物,像的位置关系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摄像机 - 物像异侧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精确测焦仪 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物像异侧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电影、投影仪 - 物 典例分析 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B 解析: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说明此时u>2f,2f>v>f. 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2f>u>f,v>2f,相当于像与物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B. 课堂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如果想让投影仪投影出来的字更大些,投影仪上的凸透镜向上调还是向下调? 思考 课堂探究 【思考】 其实人的眼睛的成像原理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晶状体的厚度及折射能力可以通过眼部的肌肉来调节。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课堂探究 【思考】 当物距位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学习中常用的投影仪与幻灯机。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课堂探究 【思考】 物距在焦距之内时,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典例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