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79365

3.5干旱的宝地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901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干旱,宝地,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 cover
3.5干旱的宝地 一、单选题 1.阿拉伯半岛居民由贫穷走向富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 A.石油的开采 B.便利的交通条件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绿洲农业的发展 2.下列符合美国大平原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①高度机械化 ②高度商品化 ③精耕细作 ④实行以家庭农场为主的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下列区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的有:(  ) ①日本人大力建设“海洋牧场” ②马赛人视草原为心中的神灵 ③巴黎人尊重文化、热爱艺术 ④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假如你到中东地区旅游,你会欣赏到波斯湾沿岸国家的城市景色是(  ) ①摩天大楼、繁华的街道 ②风景如画的大学校园 ③现代化的工农业设施 ④滚滚黄沙及破旧的房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波斯湾地区与我国的新疆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之处是(  ) ①石油资源丰富 ②位于内陆 ,气候干燥 ③沙漠广布,河流较少 ④终年高温少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观察“波斯湾地区石油输出路线图”,其中运往东亚的路线及沿途经过的海峡或运河正确的是(  ) A.a航线 直布罗陀海峡 B.b航线 巴拿马运河 C.a航线 马六甲海峡 D.c航线 苏伊士运河 7.以色列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大花园”,其农业发展对其他干旱地区的启示有(  ) ①采用喷灌和滴管技术 ②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③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④利用科技人工降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读图,甲图所示地区最具世界战略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A.铁矿 B.煤 炭 C.石油 D.铜 矿 9.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但人们都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下列描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①湄公河流域的人们大面积种植小麦 ②阿尔卑斯山区的居民修建了“冰川列车” ③以色列人利用滴灌技术发展农业 ④日本的人们因地制宜,“耕海牧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二战”后,日本远洋捕捞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 A.市场对鱼的需求量大增 B.近海海域鱼类的增多 C.造船业的发展和捕鱼装置与技术的进步 D.大量的人工养殖的出现 11.“沙漠绿洲”以色列是世界农业发达同家,它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 ①高效的喷灌、滴灌技术保证农业对水的需求 ②努力开发节水作物,避免高耗水的作物 ③加大种植花卉、水果等高附加值的作物 ④非常重视畜牧业的研究和机械、技术的应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小雅同学设计了四张区域或城市名片,与事实相符的有(  ) 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内容和节奏。 ②南非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产业和制造业。但其生物资源极为贫乏。 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业港口。历史上,这里的居民多以商业和航海业为生。 ④以色列灌溉农业技术主要依靠传统耕作方式,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南部地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下列典型区域与生产生活特色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南非———发展采矿和制造业 B.澳大利亚———逐水草而居 C.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 D.瑞士———发展旅游业 14.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是(  ) A.伊朗 B.也门 C.沙特阿拉伯 D.伊拉克 15.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也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 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脚屋悬空架设,以木、竹为主要建材 ②日本“男孩节”的鲤鱼旗表达渔民对海洋恩赐的感谢 ③旅游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是山地之国瑞士的真实写照 ④波斯湾沿岸气候干旱,但阿拉伯人却因科技改变了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