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 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圆舞曲的舞蹈韵律用简单的舞步表现圆舞曲风格。 教学重点: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 教学难点:分段感受乐曲旋律。 教学过程: 学生伴着《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音乐进教室后,师生问好。 老师:刚才进教室的音乐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熟悉,那么有谁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标题 老师:它是由谁创作的呢? 老师:没错,他的作者就是号称“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 施特劳斯,因为它的爸爸也叫约翰 施特劳斯 人们为了区分他们所以尊称他们为老约翰 施特劳斯和小约翰 施特劳斯 。 老师:《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什么叫圆舞曲呀? 老师:圆舞曲又叫华尔兹,是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三拍子的民间舞蹈,舞蹈时两人成对旋转;圆舞曲的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重拍在第一拍,他的节奏是 X X X(老师嘴打节奏,加上形体动作) 多瑙河呢全长2850公里,是流经中欧的一条主要河流,多瑙河的景色非常非常的美,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好,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我国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想一想歌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欣赏童声合唱《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学生回答感受) 老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湛蓝的河水,如画的风光,那里山清水秀、风景绮丽,一切都是那么的郁郁葱葱,让人见了流连忘返。刚才我们完整地听了这首曲子是不是感觉非常地长啊?你们知道吗,它是由五个小圆舞曲组成的。下面我们来听第一圆舞曲,想一想,他给了你怎样的感受?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景象呢? 学生回答 老师:第一圆舞曲描绘了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了多瑙河畔,大地的复苏,小鸟的欢叫,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注意音乐要素在里面有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带着对春天喜悦的心情来视唱一下第一圆舞曲的曲谱,注意曲谱中多次出现了七拍的长音,大家要把时值拖够,#4的地方唱准确。 学生视唱曲谱 。 老师:下面让我们加入歌词试一试,注意音乐要素在里面的变化。 学生唱歌词 老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虽然现在外面是寒冷的冬季,但是你们的歌声却让老师感受到了那暖暖的春意。细心的同学也许发现了乐曲多处出现了X X 0 X X的节奏型,这样的节奏型在乐曲里面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的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学生听完回答 老师:“哈哈”表示春天来了,人们在欢笑,让我们用拍手来代替歌词中的“哈哈”来为音乐伴奏 播放音乐生拍手伴奏 老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来进入第二圆舞曲。播放第二圆舞曲 老师:第二圆舞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 老师:让我们看一下曲谱为什么第二圆舞曲让我们感受到活泼跳动呢?啊,原来在曲谱中多次出现了休止符(师范唱)活泼跳动正是圆舞曲非常典型的特征,来让我们用简单的脚步跳一跳来感受一下。用音乐伴奏,师生跳一跳 老师:第二圆舞曲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花的世界,让我们闻着芬芳的花香一起进入第三圆舞曲。播放第三圆舞曲 老师:(出示曲谱)第三圆舞曲出现了六度的大跳和紧接着的下行旋律,使它具有了歌唱性,来让我们哼唱一下它的旋律感受一下! 学生哼唱 老师:好,继续我们的多瑙河之旅,一起进入第四圆舞曲。 老师:(出示曲谱)第四圆舞曲也是属于歌唱性的旋律,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的连小约翰 施特劳斯本人也很得意。我们一起哼唱感受一下 学生哼唱 老师:第四圆舞曲让我们彻底感受到了春天那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下面我们欣赏最后一个圆舞曲,第五圆舞曲,播放第五圆舞曲。 老师:第五圆舞曲是全曲的高潮,情绪非常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