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86921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课件(5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365542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自然环境,地域,差异性,课件,5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说出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及表现,说出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 地理实践力:读图说明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 人地协调观:树立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的观念。 一、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差异无处不在。 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大尺度 大范围地区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地区内部差异较小。 例如非洲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为雨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雨林 草原 荒漠 小尺度 小范围地区自然环境也会存在差异。 天山“阴阳脸”的现象。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这就是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 域 分 异 规 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影响变化的因素: 自然带延伸方向: 自然带更替方向: 热量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热带森林 亚热带森林 温带森林 亚寒带森林 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就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1、 干湿度(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 影响变化的因素: 自然带延伸方向: 水分 南北延伸 森林 草原 荒漠 表现最明显地区: 中纬度 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环境要素和整体特征的差异,称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也称为经度地带性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东西更替 地域 分异规律 自然带 更替方向 主导 因素 举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南北更替 东西更替 热量 海南到漠河 水分 北京到新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沿直线AB反映了陆地环境_____地域分异中,决定这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该分异规律在____纬度地带表现最为明显,产生这种分异的原因是受_____的影响。 (1)沿直线CD反映了陆地环境_____地域分异规律,决定这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_____的影响而产生的。 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 热量差异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条件 中 海陆分布 森林 草原 森林 苔原 冰原 垂直分异规律 3、 影响变化的因素: 自然带延伸方向: 水分、热量 沿等高线方向延伸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下降,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就是垂直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变化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垂直分异规律成因 某高山气温和降水随高度的变化 背风坡 迎风坡 2000米 最大降水量带 降水不断减少 降水先增多后减少 气温降低(大约 0.6℃/100米) 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水热条件变化 自然景观变化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为基带。 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地带的水热条件相适应。 基带 例如:南迦巴瓦峰的基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天山的基带为温带荒漠、灌丛带 森林的最高界限(上限)。 林线 温度:纬度低,林线高; 降水:降水多,林线高; 风力:风力弱,林线高 常年积雪的下界 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 雪线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纬度低,气温高,雪线高 气温: 降水: 降水多,雪线低 坡度: 坡度陡,雪线高;坡度缓,雪线低 坡向: 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背风坡雪线高;迎风坡雪线低。 雪 线 降水一般是决定性因素 海拔/米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迎 风 坡 背 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