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98489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五上6.1《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3629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组合图形的面积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课题 组合图形的面积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1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组合图形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这部分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材呈现了一个较为简单的组合图形,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割,计算方法将大大超出教材呈现的内容。这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化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题材。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创设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认识组合图形时,能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进而探索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感受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2.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五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之后,进行的一种由形象到抽象的学习。解题的基本方法是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然后再进行计算。教材在内容呈现上突出了两个部分,一是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二是针对组合图形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性。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掌握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条件,割、补成学过的图形,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1.找出下面的图形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并说说它们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2.下面的图形是由哪几种你认识的图形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师:像上面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基本图形。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的图形叫组合图形。那么组合图形的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一、估一估。师:智慧老人准备给客厅铺上地板,客厅的平面图如下图。课件出示:师:估一估,客厅的面积大约有多大?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反馈:把客厅看成长方形,6×7=42,不到42m2。师:还可以怎么估一估?二、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师:我们的估计只是一个大约的数值,不够准确。那么怎么准确的知道智慧老人客厅的面积有多大?你有什么办法? 师:这是个不错的建议!大家分组想一想,算一算,智慧老人客厅的面积有多大?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1.想一想,如果能转化,说说你们是怎样转化的?分别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2.尝试算算智慧老人的客厅有多大?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展示:师强调:添加的这条线叫做辅助线,是我们数学学习的好帮手,我们一般将它画成虚线。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4×(6-3)=12(m2)3×7=21(m2)12+21=33(m2)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反馈:(1)可以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6×4=24(m2)(7-4)×3=9(m2)24+9=33(m2)还可以分成两个梯形: (6-3+6)×4÷2=18(m2)(7-4+7)×3÷2=15(m2)18+15=33(m2)师:还有其他方法计算客厅的面积吗?展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