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05385

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共3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402637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表,形态,人类,活动,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时光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规模、形态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密度、形态和布局等方面的影响。 3.结合实例,明白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时,必须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目录 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引课 河南辉县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处,背靠高山,前临绝壁,一条长约2000米的巨大悬崖隔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自1972年开始,村民们花了5年多时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长约1300米的挂壁公路———郭亮洞,终于打开了村庄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如今,郭亮村已成为知名旅游地,当地独具特色的村落和民风民俗,吸引着各地艺术家前来创作。 1.挂壁公路开凿前,郭亮村是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限制了当地村民的活动,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太行山深处,山高坡陡的地形限制了该村与外界的联系,也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引课 河南辉县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处,背靠高山,前临绝壁,一条长约2000米的巨大悬崖隔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自1972年开始,村民们花了5年多时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长约1300米的挂壁公路———郭亮洞,终于打开了村庄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如今,郭亮村已成为知名旅游地,当地独具特色的村落和民风民俗,吸引着各地艺术家前来创作。 2.一条公路,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议一议,挂壁公路的开凿对郭亮村具有哪些重要意义?据此讨论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促进了该地与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其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聚落是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聚落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耕地广阔,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因此人口密度大,聚落规模大,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凭借水源、地形、土壤、交通等优势条件,往往成为聚落集中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山区 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因此人口稀少,聚落规模小而分散,呈条带状; 我国西北地我多分布于冲积扇地区;青藏高原分布于河谷地区;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小盆地; 活动 在滇西北纳西族聚居地,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河、中河和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渠流贯大街小巷。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 (1)为什么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丽江古城北面和西面有山地阻挡西北寒冷气流,且其纬度相对较低,因此冬无严寒;夏季因其坐落于云贵高原,地势相对较高,夏无酷暑。 活动 在滇西北纳西族聚居地,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河、中河和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渠流贯大街小巷。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 (2)丽江古城为的建设,利用了当地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地处丽江坝子,地形平坦,利于聚落建设。地势较高,北、西两面依山,可阻挡冬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