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子片片教学设计 课型类别:苏少版第2册 13课 叶子片片 课型: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以自然界的叶为载体,通过课前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感知叶子的美,课上让学生进一步对叶形、叶脉和颜色进行对比和深入地观察、认识理解大自然的叶子各有各的美,让学生逐渐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善于体验美的心灵。把画叶子作为教学重点,认识叶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不同的绘画工具、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美术表现技法,分组学习,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选择和自由表达的权利,感受叶子的美,表现叶子的美。所有的美来源于生活,美化于生活。注重把“美”贯穿整节课。通过对叶子美的观察、发现,从而发展到对美的表现和创造。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三个多月)已有一定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但不一定都能熟练掌握。对身边的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感和接触欲望。所以课前设计“我像小蚂蚁一样观察”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捡叶子、摸叶子、闻叶子、看叶子等了解叶子的形状、颜色、纹路等的不同。叶子这一题材形象简单又富于变化;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表现叶子并不难,难的是深入细致的观察,能否表现出叶脉的肌理和颜色的微妙变化。在本课通过动画片《虫虫特工队》中蚂蚁菲力的形象贯穿整节课,即生动又贴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喜好,可以选择不同的绘画方法分组完成对叶子“美”的表现。 设计理念: 注重对学生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把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观能动性。 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地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充分给学生想、说、画、评的空间。 注重把“美”贯穿整节课,对美的观察体验,对美的表现创造。板书设计和范画力求做到“美”的体现与展示。 注重学科整合。不仅关注美术学科本科知识还融入自然学科植物的相关知识。注重课堂语言的文学性及美感。抒情音乐的气氛营造,打造渗透文化的美术课堂。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各式各样的树叶,让学生感受叶子的外形、色彩、叶脉的美感,认识不同叶子的特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发现的良好品质,感受叶子的美,使他们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发现、学习用不同的绘画的方法或线描或油画棒画、或拓印表现出叶形、叶脉和颜色的特点,自由表达叶子的美,体验艺术表现的乐趣。 知识要点 不同叶片的不同特征。 叶子的组成,叶形各不相同,叶脉的组成、叶脉的不同类型,叶子颜色的微妙变化。 感受不同绘画工具的不同表现效果。 本节课进行分组学习,自由选择运用水粉拓印、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等各种工具进行绘画,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 构图知识及色彩搭配、点、线、面的结合 叶子一定要画得大而饱满,叶子色彩的微妙变化,如何搭配色彩使之产生对比和谐的美感,叶脉处理时点线的穿插形成节奏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发现叶子外形、叶脉、色彩的特点,用绘画的方式留下叶子美丽的身影。 教学难点: 能否生动地表现叶子的外形特点,细致地画出叶脉纹理以及表现色彩时能否有微妙的变化。 教学方式: 结合PPT课件、叶子实物、范例图片进行直观的可视教学。 教学场所: 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多功能教室。 教具选择: 绘画步骤图例二张、现场范例一张、PPT课件、叶子实物、叶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物围巾、胸针等。 学具准备: 叶子实物、记号笔、水彩笔、水粉颜料、油画棒、砂皮纸、海绵棒等美术工具。 教学过程: 交流视频,欣赏叶子的标本 课前与学生交流桌上玻璃框内的叶子,初步感知叶子,并与学生交流课前观看的动画片《虫虫特工队》,分享里面机智勇敢的小蚂蚁与小伙伴的故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