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21530

【新课标】大象版(2017)六年级科学上册准备单元 水滑梯的秘密 课件(38张PPT)+素材

日期:2025-11-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518766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38张,课件,秘密,滑梯,准备
    (课件网) 准备单元 水滑梯的秘密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滑行距离的特征。 科学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测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滑行距离 与物体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 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用条形统计图处理信息和得出 结论的科学方法。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了解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 滑行距离的远近与下滑的高度有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探究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 实验探究过程以及学习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课前准备: (1)小组材料:斜面、小车、螺母、皮尺、记录单。 (2)教师材料: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水滑梯吗? 新知导入 探探和奇奇两位小朋友玩水滑梯的时候,发现他们从水滑梯上滑下来以后在水面上的滑行距离不一样,对此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新知导入 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来后,都会在地面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如滑滑梯、滑雪…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温馨提示 新知导入 我想知道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它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新知讲解 猜想假设 1:我觉得和他们的体重有关,重的人滑行距离会比较长,轻的人会比较短。 新知讲解 猜想假设 2:我认为可能与下滑点的高度有关,下滑点高的滑行距离长,下滑点低的滑行距离短。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一步:根据猜想确定实验名称。如: 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的关系研究计划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二步:猜想与假设:如: 物体重的滑行距离会比较长,物体轻的会比较短。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三步:确定实验材料:如: 斜面、小车、螺母、直尺…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四步:制订实验步骤:如: 1.把斜面固定在桌子上,坡度不变。(不变量)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四步:制订实验步骤:如: 2.在小车上依次放上2个、4个、6个螺母来改变它的重量,分别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可变量)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四步:制订实验步骤:如: 3.测量不同重量的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并记录,每种重量重复实验3次。(避免偶然性)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五步:实验记录:如: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六步:得出实验结论:如:物体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有关,物体重的滑行距离会比较长,物体轻的会比较短。 新知讲解 制订实验计划步骤 第六步:得出实验结论:如:物体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有关,物体重的滑行距离会比较长,物体轻的会比较短。 新知讲解 水滑梯的秘密视频 新知讲解 科学实验 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数据。 新知讲解 小贴士 实验误差 实验中,相同条件下,每次的测量结果也 会有一定的差别,这是小车与地面的轻微撞击、地面摩擦等难以避免的因素导致的,属于实验误差。 在处理数据时,我们可以用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但是,如果相同条件下,某次测量结果与其他多次测量结果相差较大,则应剔除该次测量结果,重新测量。 另外,在比较最后的实验结果时,也要考虑实验误差的影响。 新知讲解 处理信息 我们可以对我们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呈现在表格中。 新知讲解 处理信息 为了让数据更直观,我们还可以把数据用统计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新知讲解 其他小组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实验结果。 温馨提示 新知讲解 得出结论 1.分析: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能否发现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 新知讲解 得出结论 2.比较:与其他小组的结果相比,不同小组之间得到的结果相同吗? 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