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花城版)第四册音乐“走进音乐世界”第一课《我们喜爱的歌曲》第二首《猜花》。 教学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学理念: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用多种形式表现演唱歌曲,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音乐的美,大胆展示自我才能,善于思考,在音乐活动的共同参与中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猜花》是一首根据海南民间音乐《调声》填词的歌曲,C徵调式,四二拍,歌曲用问答的形式,以花作为题材进行对唱,一问一答,一领众合,表达了孩子们对英雄的向往和崇敬,以及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歌曲每一句的结束都用中国锣鼓经的念法配以旋律演唱作为结束,既体现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特色,又形象的反应了孩子们在表演时热闹欢腾的气氛。 2、学情分析:歌曲好听又容易上口,二年级学生又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充满好奇心,模仿力强,以形象思维为主,乐于表现自己,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些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中。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猜花》,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正确演唱歌曲,感受地方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海南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用对答的形式与他人合作演唱,并能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简单的创编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猜花》,能够对我国的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有主动探索的愿望。并知道木棉、腊梅花所代表的英雄形象,向学生传递人类精神中的正能量。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猜花》,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节奏。 教学难点:十六分节奏;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方法:谈话法、欣赏法、表演法、听唱法等 课型:唱歌教学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敲击乐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师生问好。二、激趣导入。1、看看想想出示幻灯片,以《猜花》为背景音乐,边播放音乐边展示图片,请学生说说大家都看到什么花。听听画画老师播放《猜花》音乐,请学生尝试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印象中的各种花朵,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创设一种“花圃”的情景。听听答答老师播放《猜花》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并提出问题:什么花儿空中开?朵朵花儿像火焰(木棉花);什么花儿腊月开?朵朵花儿雪中开。(梅花)师:这么多漂亮的花已经被作曲家作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了,让我们来听听吧。2、揭题。 学生随老师的钢琴旋律与老师问好。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回答问题。学生画出自己印象中的花朵。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用歌声进行问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通过欣赏图片、画印象中的各种花朵、以及猜花名,让学生多一些了解不同的花,加深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展开阶段 一、听听说说。1、初听歌曲。师:听完后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这首歌的情绪?2、歌曲有哪些演唱形式?(问答式)3、再听歌曲。跟随旋律模唱。二、学习歌曲。(一)、听听读读1、播放《猜花》音乐,请学生边听范唱,边跟着老师拍节奏。2、请学生在歌曲衬词“嘁不隆咚锵隆咚锵”的地方,口念衬词并手拍节奏;3、请学生在歌曲衬词“嘁不隆咚锵隆咚锵”的地方,加入小堂鼓伴奏。(二)、听听唱唱1、师范唱后,用钢琴带唱并解决难点。2、请学生跟随音乐学唱歌词。在衬词的地方边唱边拍节奏。3、师生合作,老师随音乐唱前半句,学生随音乐唱重复的歌词“空中开”“像火焰”和衬词 “嘁不隆咚锵隆咚锵”。三、歌曲处理。(一)、唱唱比比。1、指名学生领唱与合唱。比比谁唱出了问的语气,谁的力度演唱把握得更准确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