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作品《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了解乐曲的结构。 能够区分歌曲的段落,记忆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2.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能主动聆听、体验、想象、探究、交流、表现音乐,体会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3.了解约翰·施特劳斯生平及乐曲创作背景。 二、教学重难点 1、熟悉圆舞曲各部分的主题,了解圆舞曲的特点。 2、感受和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伴着《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音乐进教室后,师生问好。 老师:刚才进教室的音乐大家熟悉吗?,那么有谁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标题 老师:它是由谁创作的呢? 二、介绍曲作者(出示课件) 简介《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及作者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1825年-1899年〕的代表作品,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二十多首圆舞曲,其中最受世人喜爱的就是这首被誉为维也纳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由引子、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小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家家庭,与父亲同名。人们为了区分他们所以尊称他们为老约翰 施特劳斯和小约翰 施特劳斯 。 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春之声圆舞曲》等120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出示课题) (三)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部分(出示课件) (1)结合乐器音色以及力度,说说它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引子部分主要由圆号和小提琴演奏,学生模仿。 (这段引子部分是以弦乐为陪衬,主旋律是用圆号来演奏的,特别是圆号那种朦胧的音色,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明显的。) (2)介绍创作背景 奥地利在奥普战争中惨败,维也纳市民陷入一直消沉的状态中。为了激励民心,小约翰·施特劳斯受委托创作出了这首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因此这首圆舞曲也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听赏第一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一圆舞曲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一圆舞曲音频。 教学要求:记忆第一圆舞曲的旋律,感受圆舞曲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模唱第一圆舞曲的旋律,说说圆舞曲的速度、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展,速度轻快…… 师:乐曲轻盈优美,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这么著名的旋律我们来视唱旋律乐谱。 (1)学生随老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2)对比听赏合唱版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第一圆舞曲。感受圆舞曲速度、节奏、旋律特点。 3、欣赏第二、三圆舞曲(出示课件) (1)对比聆听,感受音区上的变化,说说这种对比你想到了什么? 感受圆舞曲三拍子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感受弱起小节的特点。 (2)尝试为第二、三圆舞曲想一个名字(板书) 4、欣赏第四圆舞曲,了解圆舞曲特点 师:这首《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描写的是在春天来临时多瑙河两边美丽的风景,这首圆舞曲一共有五个圆舞曲组成,接下来老师要请同学们欣赏的是第四圆舞曲,我们来感受一下,圆舞曲有什么特点?特别请同学们关注一下它的强弱规律以及速度、情绪。 (1)欣赏第四圆舞曲(出示课件) 师带学生做律动。A主题打指挥图示,B主题打强弱规律 (2)结合课件回答(强弱弱、速度较快、情绪欢快活泼、有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