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59500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生物 7.2.1动物的运动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347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科版,五四,八年级,上册,生物,7.2.1
  • cover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认同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以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为例,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某些脊椎动物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骨骼肌协作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骨、关节和骨骼肌协作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视频、相关图片、家兔骨骼标本、人体上肢模型、新鲜的猪关节、镊子、剪刀、塑料手套及测试题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动物的运动方式”视频。展示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也不同。“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3.设疑:动物是怎样通过运动器官完成各种动作的呢?今天,我们将以哺乳动物为例,进行探究、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观看视频。思考并说出从中获取的信息。观察图片。思考回答。说出知道的和了解到的动物的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离不开一定的结构。 激发兴趣,感知动物界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有关结构,为本节学习做好铺垫,从而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成果展示,要难点点拨 总结建构 以哺乳动物为例,引导学生说出与运动有关的结构,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并口述本节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问题:1.观察家兔骨骼图片,特别注意前肢和后肢分别由哪些骨组成,然后尝试在自己上肢和下肢找到相应的骨。2.说出你知道的关节。关节有哪几部分组成?结合P50小资料,了解关节属于骨的哪种连接方式?推测关节有哪些特性?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3.骨骼肌的结构由几部分构成,是怎样附着在骨骼上的?有什么的特性?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4.骨、关节和骨骼肌如何协调配合产生运动?能否举例说明?5.哺乳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吗?动物的运动对其生活有什么意义?要求:先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推选代表展示自学成果。运动系统的组成(一)骨要求学生,结合家兔骨骼标本,指出前肢和后肢分别是由哪些骨组成,然后尝试在自己的上肢和下肢找到相应的骨的部位。(二)关节提出问题:思考肱骨和上肢骨都是骨骼吗?要求学生指出相应的骨,并加以区别。介绍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类型:不活动的骨连接、半活动的骨连接和活动的骨连接———关节。针对学生大都不解的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和特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进行师生互动探究:1.请两位力大的男生上台,指导牵拉猪四肢关节,感知关节的牢固性。2.再通过活动猪关节和自身关节,感知其灵活性。再引导学生分析决定其特性的结构:出示解剖好的猪关节,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理解关节的特性和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教师总结:灵活性-关节软骨和关节囊内表面分泌的滑液,牢固性-关节囊及其内外韧带。(三)骨骼肌:问题引导:出示人体上肢模型,指出仅有骨和关节,上肢能活动吗?引出骨骼肌的结构、特性和作用。把门和墙壁当作骨,引导学生思考在人开门中,合页和人的作用。二、运动的产生:(一)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1. 展示上臂肌肉图,引导学生观察: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 引导学生活动体验,以屈肘和伸肘动作为例,感知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如何协调配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