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剪、拼、摆等活动,探究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在探究、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转化的思想;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及乐于分享、敢于质疑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剪、拼、摆等活动,探究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采用转化的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教学准备: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说,三个人当中,肯定会有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超过我,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的老师。今天在这节课上,老师希望你们能勇于做老师的老师,你们答不答应 答应的请举手! 要想做老师可不容易呀!你们要想做老师的老师就必须做到什么呢 特别在这节课上。”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我们就看一看谁能够成为大家的老师,甚至是老师的老师! 一.联系旧知、引发认知冲突: 1. 出示长方形课件(长30厘米、宽20厘米) 这是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30 ×20=600)这位同学很有想法。 2、将长方形变形。 我们轻轻地压一压这个长方形,现在它变成了什么形状? 猜一猜,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多少?(指名答,你是怎样计算的?)(副板书:30×20) 继续压一压,你认为它面积是多少?(齐答) 再压一压。(齐答) 现在呢?(齐答) A:(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每个图形的面积都是用30×20,因此面积都是600平方厘米;2、有的同学可能会说面积在逐渐变小。) 教师:谁认为这四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600平方厘米?谁不是这样认为的? 现在同学们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看来这个问题需还真的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研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B:(如果所有同学都认可四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600平方厘米) 教师:大家一定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用它的两条邻边长度相乘,真的是这样吗?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研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问题。(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C:(如果所有同学都认为面积变化了) 教师:看来相邻两边的长度相乘得到的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初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底6厘米、高4厘米、邻边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底边长6厘米,这条底边上的高为4厘米,一条邻边为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想一想,你觉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可能怎样计算呢? 这里有三个算式,课件出示:5×4=20(平方厘米),6×4=24(平方厘米),6×5=30(平方厘米)。第几个是你心目中的方法呢? 请用手势告诉大家你的选择。 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究竟哪种方法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 教师利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量: 第一次摆放5×4个面积单位,问:数到这里,我们可以肯定那个算式是不对的?为什么?(现在的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了,还有一部分没有摆,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肯定比20多) 第二次摆放7×4个面积单位,问:数到这里,我们可以肯定那个算式是不对的?为什么?(现在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了,已经超过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肯定比30小。) 看来相邻两边的长度相乘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二种方法是否正确呢?我们继续来验证。 第三次,现在把多余的部分去掉,我们发现一些面积单位不是完整的小方格了,怎么办呢? 教师:这位同学想到用平移的方法,将两个半格拼成一个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