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67319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试题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14224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同步,解析,答案,试题精选,狂潮,5课
  • cover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1895-1913年英日德俄等国在华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13家,资金合计1.3亿元。行业涉及矿业、水电、纺织、食品、机器造船等。这说明《马关条约》的规定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 A.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B.日本可在各通商口岸开设设厂 C.割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D.开埠通商 2.如图所示,图中现象的出现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直接相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最可能引发谭嗣同发出这一感慨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 A.鸦片战争 B.平壤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黄海海战 5.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处应为( )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6.……日本出兵占领朝鲜,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年”是( ) A.1894年 B.1895年 C.1931年 D.1937年 7.爱国华侨谢缵泰绘《时局图》并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他旨在提醒国人警惕( ) A.列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B.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8.《甲午战争图志》记载:日本在甲午战争时绘制的包括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在内的军用地形详图中,对这些地区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小山、每一个村庄,都标示得清楚无误。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日军已经占领了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 B.日本制图技术高超 C.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D.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94年—1895年的中日战争对中国是灾难性战争。”对“灾难”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满清政府主权完全丧失 D.中国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10.“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意。”“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据此对话推断,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A.《虎门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由此揭示了洋务运动( ) A.没有使中国走上“求富”的道路 B.挽救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没有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12.比较法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通商口岸 ④允许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B.第二次鸦片战争———黄海海战 C.《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14.下图反映的两场侵华战争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占领了中国的首都 B.都体现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C.都与鸦片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