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67437

4.《古代诗歌三首》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385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代诗歌三首,导学案,答案
  • cover
第4课 《古代诗歌三首》 国学名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大致了解诗词的内容。 2.领悟诗词中营造的意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 学习重点 领悟诗词中营造的意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大致了解前两首诗的内容。 2.领悟前两首诗中营造的意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前两首诗歌精妙的语言。 自主突破 1.填空。 (1)野旷天低树, 。 (2)黑云翻墨未遮山, 。 (3) ,望湖楼下水如天。 2.作者作品简介 (1)《宿建德江》作者 , (朝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 , (朝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答案: 1.(1)江清月近人。(2)白雨跳珠乱入船。(3)卷地风来忽吹散。2.孟浩然 唐代苏轼 北宋 合作探究 一、学习《宿建德江》 1.作者简介: 作者 ,唐代著名的 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答案:孟浩然 山水田园 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原文: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译文:“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我”的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 3.讨论交流 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4.写作特色: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于“月亮”的诗句? 答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作者简介: 作者 ,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答案:苏轼 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原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的落入船中。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乌云吹散。望湖楼下, 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3.讨论交流 (1)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 4.写作特色: (1)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 妙处。 (2)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答案:(1)示例: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