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69793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14254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新大象,大象,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新大象版)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要求:密封线内不允许答题;黑色水笔书写,卷面整洁) 一、我会选(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20分) 1.做模拟雾的形成实验时,往杯子里倒入大半杯温水,是因为( )。 A.温水更容易产生水蒸气 B.温水不会冰到我们的手 C.温水更容易结冰 2.对于雾的形成条件,理解正确的是( )。 A.足够的水蒸气和较低的温度更容易形成雾 B.气温高的天气更容易形成雾 C.有风的天气更容易形成雾 3.在模拟霜的形成实验中,在碎冰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目的是( )。 A.吸收热量 B.降低温度,加速水蒸气凝结 C.增加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4.当空中的水滴或者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一般低空气温在0℃以上时,就是( );地面温度在0℃以下时,降落的就是( )。 A.雪 B.云 C.雾 D.雨 5.吉林雾凇作为闻名中外的一大自然景观,其形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松花江丰满水电站的蓄水作用,使得从丰满水电站底部排出的水的温度高于松花江地区的气温,大量的水蒸发到空气中,遇到极冷的树枝形成“玉树银花”的奇妙景观。 (1)下列自然现象和雾凇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雾 B.霜 C.冰 (2)在雾凇形成的过程中,水的变化是( )。 A.由气态变成固态 B.由液态变成固态 C.由气态变成液态 (3)吉林雾凇形成的条件之一是( )。 A.水温很低 B.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 C.气温较高 6.梵净山蘑菇石是贵州标志性景点之一。蘑菇石屹立岸边,高约10米,顶斗状石在一较细的石柱上,上大下小,形如蘑菇。蘑菇石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A.风化和侵蚀 B.流水沉积 C.地壳运动 7.“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浙江省金华市地貌的基本特征。其中盆地底部是宽度不一的平原,这些平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 土壤流失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与沉积 二、我会填。(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2分,第5题4分,共20分) 1._____是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_____。 2.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了_____和_____作用,塑造着沟壑、峡谷、冲积平原等不同的地表形态。 3.水在_____、_____和_____之间循环,永不间断。 4.大气中的水分随着气流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称为“_____”。 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我们能在秋天的夜晚看到露,是因为_____。 三、我会判断。(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共12分) ( )1. 乌云的特点是高度较低,云层较厚,乌云密布预示着将要下雨。( )2.海洋中的水一直在蒸发,不久的将来就会干枯了。 ( )3.冬天进人温暖的室内,眼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 )4.生活中,形成云的水蒸气全部来自海洋、湖泊以及河流中的水。 ( )5.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 ( )6.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但近年来龙门石窟的雕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风化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生物作用。 四、连线题。(15分) 雾、露、霜、云、雪分别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连一连。 雾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表面形成小水珠 露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飘浮在低空 霜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飘浮在高空 云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在物体表面形成小冰晶 雪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小冰晶,降落地面 五、科学探究题。(33分 ) 1.探探做了流水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实验。请按要求完成练习。 如右图,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壤堆一个斜坡,斜坡上 撒上小石子和泥沙。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从斜坡顶部 慢慢倒水,水向下流,,形成河流。 (1)实验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