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78567

(2022秋季新教材)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1.11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9706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数学,认识,工具,计算,1.11,上册
  • cover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1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P23~27例12、例13。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认识算盘和计算器,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人类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与发明,感受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难点: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从古至今人们都发明了哪些计算工具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师:同学们知道的知识不少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具体来看看这些计算工具。 (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2、探究新知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课件出示教材P23的主题图。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些计算工具,是在祖先智慧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而来的。让我们穿越到二千多年前,一起经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吧! (1)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人用算筹计算。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制作的材料有竹子、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制作好的算筹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时,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或地上摆弄。别小看了这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国数学史上它们却是立有大功的。它们的发明,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2)算筹不方便,计算速度又慢,故需改革算筹,简化演算方法,加快计算速度就成了人们的迫切要求。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一种计算工具———算盘,算盘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3)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4)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是个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每秒可以计算5000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以用手轻轻托起,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5)20世纪70年代,发明了电子计算器,它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6) 随着科技进步,电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不断提升。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超过十亿亿次。 2.认识算盘。 (1)算盘的应用。 课件出示教材P24上面的图。 师:中药划价用算盘很方便。说一说,你还在哪里见过算盘? 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 (2)认识算盘的构造。 师介绍:算盘的框内有一根横梁,梁上有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珠。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3)用算盘上表示数。 师:算盘可以用来记数,也可以用来计算。 师: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在个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个、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师:你能分别写出下面算盘表示的数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3.认识计算器。 (1)互相交流,认识计算器。 师: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你了解计算器吗?把你了解的向大家介绍介绍。 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器上依次找到相应的键,并介绍这些键的功能。 (2)交流方法,使用计算器。 课件出示教材P26例12。 师:请你们自己用计算器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完成基本的操作步骤。 师:你是怎么用计算器算的?你认为用计算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按错了键怎么办? 【学情预设】通过操作,学生能说出大概步骤:开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