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79683

河南省2022中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5(含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707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2022,中考,语文,适应性,试卷
  • cover
河南省2022中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5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早晨如同苹果般清脆,下午如同水 ① 桃般慵懒,而黄昏就像柑橘一样温馨了。淙淙的溪流正把黄昏的平原带进夜晚。一柱炊烟袅袅升腾,紧接着一千柱、一万柱炊烟升腾起来。炊烟在风中 ② 散,萦绕着黑暗的农舍,萦绕着高大的乔木,萦绕着宁静的村庄。村庄出奇地静,每一片树叶都笼 ③ 在灰暗的光线里。 (1)依次给语段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cōng shě B.cóng shè C.cōng shè D.cóng shě (2)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蜜 ②飘 ③罩 B.①密 ②漂 ③罩 C.①蜜 ②漂 ③照 D.①密 ②飘 ③照 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思乡 念亲 王湾在回家的路上,运用典故写下了:乡书何处达? ① (《次北固山下》);杜甫辗转流离,回到长安吟出了: ② ,家书抵万金。(《春望》)。 抒发 壮志 苏轼两鬓斑白,尚思报国,发出“ ③ , ④ ”的杀敌报国的壮怀(《江城子·密州出猎》);秋瑾用“ ⑤ , ⑥ ”(《满江红(小住京华)》)表明自己与天命抗争,不屑于只做贵妇的决心和勇气。 赠别 好友 临近毕业,马上分别,小明同学写下“ ⑦ , 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句送给好友小刚,表达出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友谊也能永远长存。 3.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拿破仑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请结合《鲁滨逊漂流记》中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北京味儿,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一面之察必然有一面之词,然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一孔之见,如果以此作为一个依据或者结论,对他人恐是不公平的。 ②如此,别人即便算是有件宝“贝”,也被视若不“见”。 ③盲人摸象,得出的结论各有不同,是因为各自感受的角度不同。 ④“偏见”,是因为我们把别“人”看“扁”了,没能从较为全面的角度,认真仔细地看到别人的真实面目。 ⑤全面完整地看待一件事或者一个人,需要时间,所以,对很多事或很多人,就不必着急下结论,细细看、慢慢定,总会有看清楚的。 A.①③④②⑤ B.④②①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④②③①⑤ 5.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共9分) 材料一 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去年底印发的《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体现了管理部门的决心。但就目前来看,面对屡见不鲜的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产品形态,监管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如何建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体制机制?如何加强对网络游戏、视频等产品的监管审核?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把好防范网络沉迷的关口?这些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 材料二 材料三 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发病率6%,中国接近10%。网络成瘾只是一个现象,许多孩子依赖网络的背后,还涉及家庭关系、学业问题等。 因此,目前医疗机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主要依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治疗规范。“一般来讲,如果这些问题得到改善,过度依赖网络的问题也可缓解。”陆林透露,我国尚无过度依赖网络的治疗规范,但正在制定,目前已经过专家讨论,将很快正式发布。 他建议,青少年要正确认识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