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81547

2023高考地理知识点分类(2022模拟预测汇编)专题一轮复4.2.1相互联系的水体(选择题八)(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72969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相互,解析,原卷版,选择,水体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1相互联系的水体(选择题八)(原卷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综合题 1.(2022·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左图),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查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沟道中有多级淤地坝。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1)分析建淤地坝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2)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右图),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 (3)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流量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4)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2.(2022·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山是皖南山区的最高山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m,处于我国最大丰水带内。在黄山154km2景区内,花岗岩体占107km2,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河流有36源和36峡谷。黄山花岗岩地貌的各种类型的形状和分布都有迹可循,且与演化过程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黄山花岗岩地貌的演化过程,图(a)为几千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体在第三纪后期出露地表,呈穹形山体,四周被围岩山地包围;图(b)为几百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二阶段):上新世(距今500万~250万年)呈穹形山体顶部和缓起伏,周边有明显切割并出现花岗岩山峰;图(c)为今日的黄山地貌(第三阶段):第四纪(距今250万年)开始古夷平面被分割,产生峡谷和高峰。 (1)指出地质作用对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穹状山体形成的影响。 (2)简述三个阶段花岗岩山峰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变化。 (3)分析穹状山体周边花岗岩山峰发育的过程。 (4)未来黄山独特的地貌将逐渐被外力侵蚀夷平,推断其是否有“回春”(花岗岩山峰地貌重新出现)的可能,并说明原因。 3.(2022·北京·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祁连山南坡相比,北坡河流较多,分析其原因。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开发流入下游的水量逐渐减少,省际用水矛盾加剧。2000年开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设置黑河流域管理局,负责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及协调各省区水事纠纷等;干流疏浚河道、稳定两岸滩地、植树种草;到2003年,当莺落峡多年平均来水15.8亿立方米时,保证正义峡下泄水量9.5亿立方米;实施定额水价制度,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度;实施农田退耕,限制水稻种植规模,严格控制矿山开采等项目。近年来,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概括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措施。 “冷岛效应”是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区域,昼夜气温均比周边低、湿度比周边大的一种现象。 (3)说出祁连山山麓绿洲“冷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并分析“冷岛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