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87391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5课《吴老太爷进城》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433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语文,选修,第八,单元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5课《吴老太爷进城》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面是对四部中外名著的评语和介绍,选出相关的对应项(  ) 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征服“生活的激流” ③上海芯子里的气味 ④戚而能谐 婉而多讽 A.①《左传》 ②《骆驼祥子》 ③《长恨歌》  ④《人间喜剧》 B.①《史记》 ②《家》   ③《长恨歌》 ④《儒林外史》 C.①《史记》 ②《白鹿原》  ③《子夜》 ④《官场现形记》 D.①《左传》 ②《长恨歌》  ③《子夜》  ④《官场现形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B.制造灾祸然后去救灾,让人掉进陷阱然后去救人,这不是正义,这是正义的反面。 C.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D.对偶尔失足的青少年,应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不要歧视他们。这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工作。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儒家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 “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 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中写《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些士人都有 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A.或是 或者 充足 B.或是 甚至 充分 C.还是 或者 充分 D.还是 甚至 充足 4.下列各句标点符合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B.青松,大海,凌霜的菊花和一壶苦茶,交织着一个爱国的,英雄的主题。 C.金,原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说》),现在专指黄金。 D.他昨天到图书馆借了一大摞的书,有《子夜》《围城》等……之前。较长的句子可分割成较完整的短语逐次判断。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依稀 膨涨 戈壁滩 云蒸霞蔚 B.涵盖 阴霾 捉谜藏 烘云托月 C.贻误 甬道 交谊舞 寥若晨星 D.吆喝 绪论 擦边球 名门旺族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C.《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8.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卷:考卷(juàn)被风卷(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B.乐:教我们音乐(yùe)的老师姓乐(yào),他乐(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