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90444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7 认识钟表 说课稿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71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
  • cover
7 认识钟表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折、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认识钟表》是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日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但时间比较抽象。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 2.过程性目标:作学习意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郜构城,事据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准备:课件、时钟实物、钟表学具。 四、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 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 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 教学中设置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 4、合作学习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拨一拨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五、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四个教学环节:(1)游戏导入,引发思维。(2)合作交流,碰撞思维。(3)师生共探,发散思维。(4)拓展延伸,迁移思维 (1)第一环节;游戏导入,引发思维。 在这个环节中,和学生一起做《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生:“老狼老狼几点了,师:“一点了”“老狼老狼几点了 ,师:“二点了”,当老狼回答6点时所有小兔在自己位置坐上。否则算输。 师:在生活中怎样知道6时到了呢? 生:看钟表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走进钟表乐园去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游戏是学生的最爱,采用游戏导入,不但能集中学生的注勛,而且能营造出种轻松的课堂气氛。通过说钟表有什么作用,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钟,让学生了解钟表与5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2)合作交流,碰撞思维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初步认识钟面 “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检,导学生观察种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主动探索,并且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清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内化,有的学生只能说出“钟面上有2根针,还有数”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继续设问“这两根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分针和时针的特征。之后,我再结合钟和板书示意,介绍时针和分针。出示一句话“弟长,哥哥短,两人寒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面,哥一围才跑完。”让学生猜谁是弟第、谁是哥,谁跑的快,谁跑的慢? 戴上钟表的头饰用自我介绍的方式,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我长的,细的,我的名字叫分针,记住分针是又细只长的。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