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通过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通过歌曲能让学生享受到劳动的乐趣,教育学生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边唱边表演,体会劳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课件 电子琴 京胡 教学过程: 导入 1、老师问:同学们,一年分四季,你知道哪个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吗?来看一下秋天丰收的景象(出示图片)。 2、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山西童谣,讲的是发生在秋天的故事。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出示歌词):胖丫丫(山西方言,小小子的意思),俊妞妞,手牵着手儿过沟沟,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 学习歌曲 1听一听(老师唱) 老师:这首童谣被音乐家谱成了歌曲,请你边听边想,歌曲中小朋友拾豆豆的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快乐、兴奋) 老师:是啊,现在农业机械化的程度提高了,小朋友参加田间劳动的机会少了。老师像同学们这么大的时候,经常参加劳动,拾落在地里的粮食,拾麦穗,拾谷穗,拾豆粒,真是一粒粮食也不丢。现在有的同学馒头吃了几口就扔掉了,稀饭喝了几口就倒掉了,真是太不应该了。记住一定要珍惜粮食。背诵古诗《锄禾》。 2读一读 下面我们按照歌曲的拍节读一读歌词,这样学歌曲更容易一些。 3唱一唱 听范唱(打开课件) 跟课件齐唱 鼓励学生独唱 表演唱 这首歌曲描绘了小朋友拾豆豆的场景,我们能不能一边唱一边表演呢?你可以把自己当做拾豆豆的小朋友,也来到田间地头快乐地参加劳动。先想象一下拾豆豆的情景,体会他们快乐的心情,一会儿看看那些同学能勇敢地演一演。 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学唱了《拾豆豆》这首歌曲,体会了劳动的乐趣,还懂得了要爱惜粮食的道理。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风格的民歌。我们河北省也有很多经典的民歌,像《小放牛》、《对花》、《茉莉花》、《放风筝》等等好多好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学到。 欣赏 今天,我们了解一点戏曲知识。你听说过京剧吗?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国粹就是一个国家文化中的精华。下面我们欣赏京剧选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认识乐器 京胡 板鼓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