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99799

初中六年级上册语文20.《京剧趣谈》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22628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初中,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0.京剧趣谈 京剧介绍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常识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作者简介: 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积累字词: 彻(chè )底 虚拟(nǐ) 凸(tū)显 戛(jiá )然而止 解释词语: 彻底:全面的,充分的。 唯恐:唯独害怕;只怕。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前半部分《马鞭》,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第二自然段:介绍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第三自然段:介绍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整体感知: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的虚拟道具的妙处。 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京剧表演中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呢? “马鞭”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骑马没办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 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马鞭”这种表现形式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作用: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魅力: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作者以《拾玉镯》为例,介绍了虚拟道具的可感觉可使用的特点以及“无”远胜于“有”的妙处。 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三自然段,哪句话在本自然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呢? 京剧一般是不把碗筷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第二课时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后半部分《亮相》,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介绍“亮相”这一表现形式的高妙之处。 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的特点及艺术魅力。。 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思考:“亮相”这一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语句仔细体味。 交流:双方对打的时候,越是到打得不可开交之际,人物的动作就会突然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种“亮相”表现形式有什么妙处呢? 正所谓“一动不如一静”。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妙处? 特点: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妙处:融合杂技成分的亮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