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05108

花城版 二年级下册 音乐 第6课 管弦乐曲《森吉德玛》主题片段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18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5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花城,森吉德玛,格式,教案,片段,主题
  • cover
音乐科第 四册 第 六 单元整体教学教案 课题 《感知音乐中的速度1》 课型 欣赏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比欣赏广东民歌《月光光》与小提琴独奏《新春乐》,学生知道音乐中速度有快有慢。 2. 再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片段时,能用快、慢两种不同的速度随音乐哼唱主题。 3通过欣赏《森吉德玛》片段,感受相同的音乐在速度不同时音乐形象发生的变化。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的速度,了解速度对音乐形象塑造、情绪表达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速度对音乐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课堂小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结合声势)导入 听辨联系《月光光》《新春乐》 师:同学们,请欣赏今天蔡老师为你带来的两首音乐,然后告诉我,那首音乐的速度快,哪一首速度慢,请将你的答案写在书本的27页 2 、提出假设:复习《勇敢的鄂伦春》里学生用声音、乐器模拟创编一匹马和一群马由远而近的声响场景,让学生进行二度创编,再次体会出用平缓的速度可以表现慢慢走的马群,而加快速度后表现的则是快速奔跑的马群。 引导学生感悟速度影响音乐形象的表现。 展开学习 1、分析两个主题音乐 听第一乐段 (播放第一段音乐)? 学生说谈感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情绪??速度如何? 2、对比聆听第二乐段 提问:这部分音乐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什么发生了变化(速度)??表现了草原上的什么场面?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总结这两段音乐其实都出自同一个旋律,为什么同一旋律能够展现不同的音乐画面(音乐形象),为什么?是速度发挥作用了? 学唱主题 1)学生自主并准确拍打出主题旋律的节奏型; 2)跟口风琴(钢琴)模唱旋律 可以配合旋律线辅助; 3 简单了解蒙古族以及森吉德玛的故事 4 欣赏全曲 通过声势伴奏,再次感受主题(PPT 配合配上蒙古的风光) 第一次主题音乐用划旋律线的形式表达,学生通过手来变现连绵不断,无边无垠打大草原的音乐形象;第二主题学生可以通过拍手,跺脚的方式来表达欢庆欢乐的场景 深入拓展 1 为歌曲不同的音乐形象选择合适的小乐器伴奏 2 小小作曲家:为以下的歌曲选择合适的速度 学生活动 通过欣赏广东民歌《月光光》和小提琴独奏《新春乐》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速度的快慢。 学生“弹舌” 自主创编(感受和体验) 乐段一:辽阔的大草原景象,速度慢速 乐段二:载歌载舞的美好生活,速度快速 聆听,唱谱 欣赏管弦乐《森吉德玛》片段相同的主题在不同的速度中音乐形象的变化,从而知道速度对音乐的重要性。 使用课堂小乐器伴奏,并再次用正确的速度表现音乐塑造的形象 板书设计 《森吉德玛》 相同:旋律 相异:速度 塑造了不同的音乐象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