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17456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一年级下册2.5 观察鱼 教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6052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科,2017,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
  • cover
《观察鱼》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继《观察一种动物》及《给动物建个“家”》后,本课将以鱼为对象,继续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鱼的运动和鱼的呼吸三大板块。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到底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最后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 【学生分析】 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 2.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小动物的探究过程。 2.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难点:描述鱼的身体结构特征,发现鱼呼吸和运动的秘密。 【教学准备】 学生:鱼、鱼缸、活动记录单、拼图材料。 教师:备用鱼养在鱼缸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3min) 1.[ppt出示]关于鱼的谜语 浑身披鳞甲,轻纱身后摆。水中游自在,你猜我是谁? 生一边猜,教师一边询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演一演】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谜语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讲出鱼的身体结构特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师:你们可真会观察啊。作为我们百岛洞头的孩子,你们一定接触过不少的鱼吧。平时你们都吃过哪些鱼呢? 生:……【说不出名称时可以比划,什么形状,有多大】 (注意出现八爪鱼时,回答:这和我们常见的鱼好像有点不一样哦。) 师:你吃过这些鱼吗? [ppt出示常见的鱼]【学生:我认识 号鱼叫“……”】 【设计意图】知识前测,让学生讲述自己认识的鱼,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 师:你们认识的鱼可真多啊。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鱼的身体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鱼》。[板书]观察鱼 二、观察鱼的身体 1.拼一拼(8min) (1)师:我们先玩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把信封里面的材料拼成一条鱼。拼好以后把垫板交给老师。 生拼完后将鱼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在没有系统学习鱼的身体结构之前对鱼的认知,与之后观察鱼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观察活金鱼。 师:请一组同学上来说说自己拼的小鱼。【学生:我们拼了小鱼的……】 师:我发现大家头、身体、尾部都一样,但是鱼鳍的位置不一样。是不是都对了呢?让我们一起来求证吧,有请今天的主角———金鱼登场。 师:拼好的小鱼和屏幕上的小鱼我们是“从侧面看”的,老师还给这条小金鱼拍了两张美美的照片,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