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17901

【核心素养目标】3.1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案 2022年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

日期:2024-06-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2282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年秋,必修,统编,政治,高中,2022
  • cover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1伟大的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作出实行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的伟大意义;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能力目标: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的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坚定信念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取得的丰富成果,理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作出实行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的伟大意义。 科学精神:通过角色扮演,采访改革开放重大事件亲历者,近距离感受改革开放改变中国人民的面貌;搜集反映城市变迁的照片,从家乡的变革轨迹感悟改革开放给中国面貌带来的深刻变化;从数据的对比中,解读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明确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自觉树立勇立时代,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学习难点: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认同 【思维导图】 【知识解读】 考点一:改革开放 1.开启 (1)事件: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2)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伟大转折。 2.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2)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3)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4)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5)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6)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标志———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3)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4)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1)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3)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3.意义 (1)“四个面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三个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退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