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25460

4.1.认识人工智能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人教_ 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日期:2025-04-2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2071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1.,必修,信息技术,高中,2019,图版
  • cover
教学设计教案 认识人工智能 高中中国地图-出卷网--信息技术 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4章 第1节 认知人工智能 学习者水平分析: 1.作为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2.经过了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学习“人工智能”这部分理论知识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在体验到人工智能的魅力的同时,学会更好地利用它为我们人类服务。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内容处于必修一中第四章的内容,前三章已经进行算法与数据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为后续新兴的人工智能的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2.本章中以PBL教学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的完成各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一)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工智能的的含义及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几种人工智能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拓展到让机器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本节人工智能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能够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难点: 如何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发展他们的辩证思维,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教学方法: 启发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媒体: 智慧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机器人挑战高考状元》。提出问题:是谁赋予机器人这种人类才有的智慧与能力 导入新课:人工智能。 2.给学生3分钟时间阅读体验探索模块-人机博弈的三盘棋,并总结以上三次人机博弈的区别,猜测机器是如何“思考”的。 学生观看视频。 回答问题:人工智能 分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播放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好奇心 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人工智能 初步认识 阅读134-135页给学生提出问题(10分钟): ①什么是人工智能,英文名称是什么,缩写是什么? ②三次人机博弈,计算机分别使用了什么核心技术? ③图灵测试能否判断出机器是否具有智能?为什么? ④人工智能的定义以及特征是什么? ⑤我国人工智能有哪儿些发展? ⑥举例说出人工智能在社会当中有哪儿些应用?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回答教师的问题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进智能体验魅力 1.让学生阅读人机交互段落和实践活动模块:体验人机交互之语音识别技术,掌握语音识别过程中计算机的操作的程序步骤。(与siri、小艺、小度聊天,语音导航软件的应用等) 2.让学生阅读图像识别和生物特征识别段落和实践活动模块:查询、使用图像识别小程序或是app进行图片查询、实物识别。 3.让学生阅读自然语言处理段落和实践活动模块:查询、使用图像机器翻译软件比如:知云、Xtranslator、欧路词典等,体会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不足。 4.让学生阅读机器学习段落和项目实施模块:掌握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原理,查询深度学习的广泛的应用。 学生分组亲身体验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共同探究,回答问题 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交流总结 交流刚才所体验的几种人工智能应用。 启示:机器不能完全代替人,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机器,我们要让机器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和合作伙伴,用人类自己创造的智慧,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配合教师,认真总结 自由畅想 设想:如果有一天,机器不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