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25829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512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
  • cover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一、本课题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2)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能用实验定量研究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实验中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本课题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策略: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猜想→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交流分析→归纳总结 五、学习用品:天平、锥形瓶、玻璃棒、汽球、白磷、烧杯、铁丝、硫酸铜溶液、蜡烛、玻璃片、火柴、镁条、坩埚钳、石棉网 教学过程设计: 一、质量守恒定律 [引言] 我们已知道物质在一定条件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原来的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生成其他新的物质,那么: [提出问题] 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反应物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生成物的质量又如何变化?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又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猜想] 根据常识:反应物的质量应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应不断增加,而它们的质量总和可能相等、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请学生举手表决]大多数同学认为质量总和可能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中的两个实验方案的要求,注意分析实验的条件,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 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讲解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建议同学们将白磷在水中去掉表面的硬皮后直接放入锥形瓶中,再把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引燃白磷,这样做就不需要用玻璃管与白磷接触,也不需要拨下橡皮塞加热玻璃管,比较容易操作。 方案二:铁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讲解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铁钉一定要打磨光亮。 [收集证据并交流分析] 请同学认真实验,仔细观察现象,记录相关数据,小组内同学先进行讨论,然后选出代表交流结果。   方案一 方案二 文字表达式 实验现象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两种实验方案的结果,归纳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切化学变化都必须遵守的质量定律,它是从量的方面来理解化学变化的,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时应抓住几个关键词:“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老师补充]1、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但不包括物理变化。如10克的水变成10克的水蒸气虽然质量不变但不属于化学上质量守恒定律的范围。 2、质量守恒定律只是质量上的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如气体的体积守恒。 3、只有是参加反应的或是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才符合质量守恒的关系,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如:3克的A和6克的B反应后生成5克的C,求参加反应的A、B质量是多少?分析:由于只生成5克的C,所以6克的B必有剩余,3克A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