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26628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同步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422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 cover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时目标】 1.朗读诗词,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理解诗歌大意。(重点) 2.品读诗词,领悟诗歌的意境之美,感受诗歌意趣。(难点) 3.背诵这四首诗词。(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九首诗歌,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二、走进课堂 环节一:初读,把握节奏特点。 1.请同学们自读这四首诗歌,品读下面的字词。 大屏幕出示: 曲径(qū)   禅房(chán)   万籁(lài)   钟磬(qìnɡ)   兹(zī) 无人省(xǐng) 驿(yì) 更着(zhuó) 碾(niǎn) 2.再读诗歌,读出节奏。 大屏幕出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送友人 [唐]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咏梅 [宋]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环节二:探究发现,完成梳理。 师:下面各小组自主学习探究,完成下面的表格。 大屏幕出示: 小组名称 诗词标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探究时间 走近作者 常建,唐代诗人。 诗词背景 诗人一生仕途不得意,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此诗便是诗人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所作。 情感主旨 寄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品味精彩 诗歌描写日照山林、曲径通幽、树木青葱、山水空明等景色,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意境;禅房后院环境的清幽雅致、山光水色的清明空灵,正与诗人去除杂念,追求禅意的心境相契合,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曲径通幽”蕴含了人生道路曲折、漫长(深远),需要人们不断探索的哲理。诗人就是这样巧妙地将景、情、理融为一体的。 艺术特色 尾联动静结合,“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的幽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字词传神 “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色使人内心杂念顿消。“深”字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环境的幽深安静。 小组名称 诗词标题 送友人 探究时间 走近作者 李白,唐代诗人。 诗词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地点尚不明。 情感主旨 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品味精彩 颈联以浮云随风飘浮比喻友人行踪不定,以夕阳徐徐而下比喻诗人对友人的难舍之情。情景交融,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气氛,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尾联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更突出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艺术特色 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与其他景象组成了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场面有声有色。 字词传神 “孤蓬”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形象地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蓬草那样漂泊万里,无所归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小组名称 诗词标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探究时间 走近作者 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词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 情感主旨 词人通过写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诗人被贬黄州时期的孤寂心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追求。 品味精彩 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孤鸿”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词人被贬官后孤苦的处境和高洁的心性。 艺术特色 托物写怀,借孤鸿抒怀言志。 字词传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