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28525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11 短文两篇(wrod+PPT 有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227121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第三,单元,短文,两篇,wrod+PPT
    (课件网)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短文的语言风格。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写景手法。 3.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背景 走近作者 陶弘景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武帝礼聘不出,但朝迁大事辄就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一、总写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二、分写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总写 抒怀 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主学习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结构 1.简要概括本文“山川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搭配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自主学习二:再读文章,探究细节 2.第二部分写景运用了什么写法? 动静结合: 动:清流见底 五色交辉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静:高峰入云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自主学习二:再读文章,探究细节 3. 第二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空间顺序: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环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平视:青林翠竹 时间顺序:晨: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昏: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自主学习二:再读文章,探究细节 4.文中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 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奇者”,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豪,期待与谢灵运比肩。 主旨 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得意之感。也透露出作者归隐山林的高洁志趣。班级:_____ 姓名:_____ 《答谢中书书》 一、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答谢中书书:_____ 答谢中书书:_____ 五色交辉:_____ 四时俱备:_____ 晓雾将歇:_____ 晓雾将歇:_____ 夕日欲颓:_____ 沉鳞竞跃:_____ 沉鳞竞跃:_____ 自康乐以来:____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 二、填空。 1.陶弘景:字_____,自号_____,南朝_____时_____家。有《_____》。 2.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 4.统领全篇句:_____,_____。 5.主旨句:_____,_____ _____。 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山水,从而曲折地体现作者清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 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奇”指代的内容是_____。 8.用俯仰两种视角写景的句子_____, _____。 9.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视觉、听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出生命气息的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月色入户:_____ 欣然起行: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