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29117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2课时)(打包2份)

日期:2024-06-1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424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动物,一节,腔肠,扁形,教案,2课时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图片展示,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展示“海中之花”的海葵的文字和图片,请学生思考:海葵是植物还是动物? 学生观察,思考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引入概念。 【总结】给出结论:海葵是动物。引入课题:腔肠动物。 【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腔肠动物?它们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展示动图】展示其他腔肠动物的动图。虽然它们形态各异,腔肠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过渡】接下来我们以水螅为例来探究一下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二 讲授新课: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展示图片】展示水螅的外形结构图,供学生观察。 学生思考、交流,说出自己的判断。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内化概念。 【讲解】水螅相关的生活环境和结构特点。 【展示图片】水螅的身体结构特点图。 【提出问题】水螅的身体结构有什么样的特点? 【提出问题】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如果学生回答不出“辐射对称”的相关答案,则进一步引导,提出此问题) 【讲解】结合教材图5-3提供的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的图片,引入“辐射对称”的概念。 理解“辐射对称”。 【讨论】这样的结构对于水螅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总结】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可在此穿插讲解“水螅的运动”) 【播放视频】水螅的捕食过程。 学习水螅的其他主要特征。 【讨论】水螅怎样捕食水蚤?它是如何将水蚤消化的? 【讲解】结合教材图5-4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讲解腔肠动物的特征,引导学生概述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这一主要特征。 【提出问题】水螅怎样进行生殖? 【讲解】图文结合讲解水螅的出芽生殖及有性生殖。 【活动】学生根据理解,试着画水螅的形态简图,以小组为单位向班级展示。 学生边绘图边回顾水螅的结构特征。 环节三 讲授新课: 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创设情境】如果一条小溪原来可以采集到水螅,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领悟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从而产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情感教育。 【总结】环境污染对腔肠动物的影响。 【展示图片】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 【总结】腔肠动物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 【讲解】海蜇和水母的关系。以新闻报导的形式,提醒学生水母会蜇人,海边游玩时应注意做好防护。 【展示图片】展示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总结】激发学生爱护美丽的珊瑚礁、保护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环节四: 拓展延伸 【讲解】珊瑚虫是如何形成珊瑚礁的? 拓展延伸。 环节五 总结: 腔肠动物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来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忆复述总结。 培养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以及学会用概念图进行知识总结的方法。 【总结】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环节六: 课堂练习 【讲解】三道随堂练习。 学生思考并作答。 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 3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关注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预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