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36397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1.2-1.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整体观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261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稳态,练习,同步,整体观,调节
  • cover
1.2 ~1. 3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整体观 【基础练习】 1.人体剧烈运动引起肌肉细胞缺氧时,短时间内pH是降低还是升高?pH的这种变化是由哪种物质引起的?需何种缓冲物质进行调节?( ) A.降低、CO2、NaHCO3 B.升高、CO2、H2CO3 C.降低、乳酸、NaHCO3 D.升高、乳酸、NaHCO3 2.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3.人的血浆pH通常维持在7.35~7.45,下列不属于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的是( ) A.血浆中存在对血浆pH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B.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C.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 C.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的情况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会使组织液pH升高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通过节食减肥,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C.淋巴液和血浆可作为淋巴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严重腹泻后,若继续只喝纯净水易导致细胞肿胀 6.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代谢速率下降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能力提升】 7.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为7. 35 7. 45,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8.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双节叠加,经旅游部门统计,双节期间,去往拉萨的旅客约5.2万人次,日均约6500人次。但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一些人出现了组织水肿等高原反应。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原反应可能还包括呼吸、心跳加速 B.产生高原反应后可通过吸氧来缓解症状 C.高原反应的产生是因为机体丧失了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 D.高原反应的产生可能与内环境酸碱平衡失调有关 9.为探究血浆是否有缓冲能力,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作对照,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沉淀物是血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图2实验结果可以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10.下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血浆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 段上升是由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机体的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的原因是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11.人体内环境稳态包括温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