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45130

【核心素养目标】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从二维到三维》教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3840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人美,九年级,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从二维到三维》教学设计 课题 从二维到三维 单元 第七课 学科 美术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美版教材美术九年级上册第7课,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了解三维作品相关的知识,学习怎样将作品从二维变成三维作品以及如何自主创造三维作品。造型是表现的基础,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三维作品,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激发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学习目标 1、艺术表现:了解并塑造三维造型,体验平面到立体的过程,引发我们对物象形体、空间、透视的探求兴趣。2、创意实践: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通过作品将自己的想象和情感感知表达出来。学会将平面作品变成立体形态,引发我们对材料强度、加工工艺的研究热情。3、审美感知:观察立体物象的结构特征,使学生感受到立体物象与平面物象的不同美感。4、文化理解:欣赏立体造型,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重点 立体图像应该如何表现 难点 学会如何创作立体图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有三个图形,请同学们将下面的各个图形画在纸上,尝试通过对纸的折叠使图形变得立体。课件出示图片月亮、星星、云朵提问:那么同学们,在我们折叠这些图形的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从这个过程感受到了什么?回答:平面通过造型可以变得立体。那么要将那么要将物体从平面变为立体有哪些方法呢?如何能独立创作一个立体的作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师板书:从二维到三维 学生动手尝试,感受之前和之后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认真观察举手回答快速进入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兴趣,初步感受二维变成三维作品的过程引出主题引导学生进入正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不同维度造型二维造型二维形象呈现平面形态,只有上下左右变化,无论我们怎样看,它都不会呈现出多角度变化。三维造型三维造型多了纵深维度,形成具有空间感、体积感的立体形态,既有上下、左右,又有前后。随着视点的变化,立体形态不断改变,呈现不同的视觉形象。观察教材图片:场景第二号(油画) 1921-1925蒙德里安(荷兰)构成·构成 现代 刘世彬感受二维作品与三维作品的不同。二、用二维形象创造三维作品1、平面结构重组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通过分离、差叠、联合、接触、减缺等方法将平面的作品变成三维的作品。观察教材图片:场景第二号(油画) 1921-1925蒙德里安(荷兰)构成·构成 现代 刘世彬受蒙德里安几何构成作品的启发,将平面作品解构重组,并应用红、蓝、黄、紫、橙、灰、黑等色彩和抽象的形式进行再创造,打破了原有的视觉现象,形成一件新的呈现立体形态的作品。2、平面组合拼接将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平面形状拼接在一起形成三维作品。可以是规则或不规则的平面得到不同的作品。观察教材图片:超越梦想(雕塑) 现代 邹东方(中国) 饭冢八郎(日本)赏析:以奥运各项目的剪影为造型元素,吸收中国民间剪纸清晰、明快、简洁、通透的艺术特色,将四个平面等腰三角形组合成金字塔状,体现了凝重浑厚的历史气度,具有纪念碑式的效果。3、平面分割卷折对平面进行分割卷折,通过不同材质的平面所占空间、变换形态等的不同,以达到将二维的形象变化出三维立体形象的效果。观察教材图片: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雕塑) 现代 薛继美在平面材料上开出一道太极分割线,以抽象的艺术造型手法,通过向内、外两个方向的推拉,创造出三维的弧面,虚实借用,造成强烈的空间感。观察教材图片:拼搏(雕塑) 现代 北京科纳特造型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钢板上切出鞍马运动员平面剪影,再通过拉抻、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