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61345

3.1改革迫在眉睫 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10007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改革,迫在眉睫,课件,人教,高中,历史
  • cover
(课件网) 【学习目标】: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迫在眉睫 东汉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 晋 十六国 东晋 宋齐梁陈 西魏 北齐 东魏 北魏 北周 隋朝 时空定位:东汉到隋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胡人与汉人 时代特征: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西晋末年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为代表的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很多割据政权。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游牧部落长期在中原地区生活,逐渐抛弃旧有的传统,转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汉民族的新成员。与此同时,一部分汉人在与胡人接触过程中,受到胡文化影响。他们不仅在穿着打扮、日常习俗上模仿胡人,而且也改取胡名,改说胡语。到后来,他们的子孙干脆以胡人自居。 刘 宋 北 魏 嘎仙洞 拓跋鲜卑发祥地 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拓跋鲜卑———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游牧为生,流动性强  擅长射猎,骑兵凶猛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魏晋之际,拓拔族游牧于今天的山西和内蒙古一带 338年,建立代国,不久被前秦苻坚吞并 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前秦苻坚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东晋谢安 383年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前秦瓦解,北方陷入分裂混战。 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guī像 (3)影响: ①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②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统一黄河流域奠定了基础。 ③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 (2)措施: 拓拔珪的 改革: (1)依据:汉族封建政权统治方式 ①户籍—解散部落,实行编户; ②经济—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③官制—仿汉制设官,重用汉族儒生; ④思想—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封建化 感悟历史 牧马(魏晋墓壁砖画) 牵羊的少数民族(魏晋墓壁砖画) 考古断定 从魏晋墓葬的壁画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生产方式农耕化 扬场图(魏晋墓葬壁画) 耕牛图(魏晋墓葬壁画) 拓跋焘tāo统一黄河流域:439年 1、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局面 2、社会相对安定 3、民族融合加强(32页) 材料1: 北魏政权 宗主 农民 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阶级矛盾尖锐 北魏的行政体制 北魏政府任命地方豪强为宗主来管理当地事务,可以继承和内部转让,权力很大。 材料2: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同地区。可是实际在征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征收。一方面,这是由于世家大族已经隐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由于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地主所交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 混乱的赋税制度 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3:“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意思为: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从材料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谥号:文明太皇太后 在世:442-490 出生地:长安 民族:汉族 信仰:佛教 籍贯:长乐信都(今河北衡水地区冀州市岳良)人 执政时期:太和元年(477)至十四年(490) 特长:她熟悉儒家经典,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