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65213

小学美术 岭南版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奇思妙想》教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820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美术,岭南,五年级,上册,第四
  • cover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教材:广东岭南版美术第9册11课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设计 应用”课,奇妙的思想是人类想像的翅膀,能奇思妙想便有五彩缤纷的世界,这堂课的最大亮点是美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强,蕴含了一定的科技思维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多视点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发展自已想像的翅膀,无拘无束地翱翔在奇思妙想的海洋里,用自已的脑、眼、手设计创作奇妙的艺术世界。 二、学情分析: 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有较大差异,因而,课堂教学要从学生视点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创意思维训练。学生绘画表现能力有限,许多想法用绘画表达不出来,教师就要发挥学生语言表达优势,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想法的空间,再引导学生进入能达到的绘画表现领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奇思妙想组合的艺术价值:创造性、视觉合理性和视觉享受; ②学习巧妙结合两种不同物象的构成方法; ③掌握组合的四种方法,添加、缩放、融合、替换。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展示交流中探究图像构成的妙趣; ②在欣赏感受中探索奇思妙想的艺术性和合理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识到艺术来自生活、来自自然、来源于智慧的创造; ②喜欢奇思妙想的艺术。 四、教学重点: 掌握组合的四种方法,添加、缩放、融合、替换。 五、教学难点: 有一定意义的主题性组合。 六、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发挥想象力,试着将两样毫无关联的物体组合成一个新的物体,并用线描的方式把它画出来。 2、较高要求:注意两个物体组合的趣味性,画面构图要饱满,线条要流畅,要用多种花纹进行装饰。 七、兴趣点: 通过奇思妙想大闯关的方式让同学们能够积极、愉快的学习。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游戏 导入,创设情境 1、玩小游戏《有趣的组合》,教师示范玩法。2、引出课题:奇思妙想,板书:奇思妙想。3、创设“奇思妙想”大闯关的学习情境。 1 、学生代表玩游戏 。2 、学生踊跃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加强。 通过小游戏《有趣的组合》导入奇思妙想的课题。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了解奇思妙想的设计原理;又通过创设奇思妙想大闯关的情景,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共同探讨,总结规律 (第一关:想一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组合的概念,指出四种组合的方法:添加、缩放、融合、替换。 (第二关:看一看) 2、欣赏图片书本、蝴蝶、大象。 (1)书本→有着书本翅膀的猫头鹰。 (2)蝴蝶→蝴蝶作为帆的船。 (3)大象→有着小号头的大象。 (4)引导学生总结出:组合并不是简单地把两个物体拼在一起,组合需要创意,要给人惊喜,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1、跟着老师的引导,总结出组合的概念,并理解组合的四种方法:添加、缩放、融合、替换。2、欣赏图片,通过观察图片理解组合需要创意。 通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使得学生初步探索这些奇思妙想图片的设计方法;利用奇妙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拓宽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三、欣赏作品,分组创作 (第三关:画一画) 1、教师微课示范,如何把章鱼和热气球组合成一个有趣的作品。2、播放奇思妙想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学习观察。3、作业布置:试着把两样毫无关联的物品组合在一起,要注意组合的方法和趣味性。4、学生创作,教师巡堂指导。 1、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微课示范,了解创作步骤,从中学习创作的方法。2、欣赏优秀的作品、激发创作灵感。3、学生积极开展创作活动。 微课示范绘画方法和欣赏优秀的作品,使学生更清晰明了的掌握奇思妙想作品的创作方法。创作前开展作品欣赏,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创作灵感。 四、作品展示,相互投票 1、教师协助学生把每小组的优秀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