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67035

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 歌曲《 噢!苏珊娜》( 表格式)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47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花城,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课
  • cover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 7 课《噢!苏珊娜》 课时安排:一课时 (1) 教学理念 本设计以“主体、创新”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采用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和灵活多变、富于创造性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欣赏、歌唱、律动、舞蹈创编、乐器伴奏等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以音乐为主线,以审美为核心,给予学生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 (2) 教材分析 《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曲调优美、动听,是美国著名作曲家福斯特深受音乐爱好者喜欢、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全曲结构简洁,素材精炼,歌词朗朗上口,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对朋友真诚的情谊,也是对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3)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音乐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的节拍、节奏、情绪等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表现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识谱、演唱、表演和动作创编能力。因此在歌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歌唱、律动、舞蹈动作创编、敲击乐器伴奏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歌曲的唱、演、奏中,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深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对比探究、展演等多种形式,完成歌曲的教学,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4)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用欢快、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表现美国乡村音乐轻松、快乐的音乐情绪。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律动、歌唱、欣赏、敲击乐器伴奏、舞蹈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用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快乐学习的过程,逐步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正确演唱方法。 3.知识与技能目标:准确唱好附点节奏、弱起节奏和歌曲中的渐强符号,处理好歌唱气息与乐句的关系,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做简单的伴奏。 (5)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用欢快、诙谐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准确把握附点节奏和歌曲中的渐强符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课前听音乐进课室:听音乐《噢!苏珊娜》,蹦跳步进音乐室;并随着老师做律动,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2、同学们,听着这么轻快的音乐你的心情怎样?(开心、愉快)让我们继续开心地动起来,请看下面的节奏:4/4 0 0 0 0 | 0 0 X X X 0 ||休止符处身体做左右摇摆的动作,音乐符处在头的左上方或右上方拍手。 1、听音乐蹦跳步进音乐室并随老师作体态律动2、听音乐做声势律动 通过声势及体态律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情绪,自主感受音乐形象,以愉快的心情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通过拍拍、唱唱、跳跳的形式,用对比、探究、合作等方法完成歌曲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展开阶段 揭题、板书课题歌曲简介《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著名的作曲家福斯特的音乐作品,它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旋律优美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问: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开心、愉快)速度怎样?(稍快)今天以这首歌继续开启我们的“环球音乐探宝(三)———北美洲之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上节课老师布置了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资料:(1)北美洲包括哪些国家?(2)重点了解美国风土民情、传统民族服饰、音乐风格等。先分小组交流,再请同学上台用PPT分享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师:相信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远远不止这么多!课后我们可以继续交流。下面我们继续用歌声感受北美的音乐。4、听老师范唱歌曲5、了解歌曲结构(1)感受乐句:女同学一捋丝巾男同学负责数乐句。(得出六个乐句。)(2)不同乐句做不同的动作(3)得出歌曲结构:a a′a a′b a′重点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