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69247

13《桥》课件(共68张PPT)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85044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6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3 桥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图片激趣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同学 们都 看见过小木桥 踏过石板桥 惊叹于城市的立交桥 揭题读题 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桥,还有一种桥叫———生命桥。它是老羚羊为救年轻羚羊,牺牲自己,让年轻羚羊飞渡悬崖的桥;是蚂蚁为了让自己的同伴在烈火或大水中留下来而抱作一团滚过火、蹚过水的桥。这些都是动人心魄 的桥。今天,仍有一座桥在 演绎着动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桥》,请读题: 桥 课题介绍 这篇课文《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个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说。小说大多是虚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小说重要的三个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因此,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情节、环境, 感受人物形象。 走近作者 谈歌,1954年出生于河北龙烟铁矿,原名谭同占。河北文学院专业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 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 代表作品:《天下荒年》《票儿》 《家园笔记》等。 初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 把生字读正确,并自主识记字形。 2.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 子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 和同桌一起讨论。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检测初读 1.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注意把红色的字读准。 咆哮 嗓子 党员 流淌 沙哑 揪出 呻吟 废话 需注意的字音:“嗓”是平舌音, “呻”是翘舌音。 需注意的字形:“哮”的右边是 “孝”,不是“考”。 咆哮 惊慌 清瘦 放肆 狂奔 势不可当 拥戴 狞笑 沙哑 跌跌撞撞 乱哄哄 揪出 你拥我挤 2.先读下面的词语,再结合课文 把它们分成三类。 ①描写洪水的词语: 咆哮 放肆 狂奔 势不可当 狞笑 ②描写村民的词语: 惊慌 跌跌撞撞 乱哄哄 你拥我挤 ③描写老汉的词语: 清瘦 拥戴 沙哑 揪出 狂奔:迅猛地奔跑。 狞笑:凶恶地笑。 放肆: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祭奠:为追念死者而举行仪式。 咆哮:指水流奔腾的巨大声响。 势不可当:文中指洪水来势 迅猛,不可阻挡。 3.请同学们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4.抓住时间、人物、事件、结果 四要素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述了在山洪暴发的危急时刻,老支书组织一百多人撤离,最后桥 塌了,老支 书英勇牺牲 的感人故事。 品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6自 然段,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描写洪 水和村民的 句子。 描写洪水 ①像泼。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 马,从山谷里狂奔 而来,势不可当。 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 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④死亡在洪水的狞 笑声中逼近。 (读)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这几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写出了雨水之“大”。而 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 凶猛,为下文的山洪 暴发作了铺垫。 (读)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既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这样写 的好处是:形象地写出了洪水来 势之猛,突出情况十分危急,渲 染了紧张的气氛。 咆哮 山谷 狂奔 (读)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洪水的 嚣张。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洪水像魔鬼一样步步紧逼,凶猛,可憎。 (读)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质疑思考 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的笔墨来 描写大雨和洪水?这些句子能颠 倒顺序吗? 这些内容属于环境描写,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作者反复描写洪水的肆虐能更好地展开后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句子不能颠倒,它们显示出雨水越来越大,洪水越来越凶猛,暗示着情况越来越危急。这些句子一步步地推动着 故事情节的发展。 描写村民 ①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 多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