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81953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89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课题,反应,中和,单元,第三
  • cover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4. 教学重点 (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5.教学难点 (1)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2)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及其应用。 教材安排的3个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一些性质,教材通过实验来认识中和反应比较自然。实验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盐酸的操作是为了清楚地看出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课程标准中没有要求中和滴定。 本课题依据教材可分为两部分进行设计:第一部分为中和反应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二部分为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三、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及其用途有了初步的认识,课题2提出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顺应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会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还为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之间的反应作了铺垫。但要较好地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对于一些抽象能力欠佳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困难。酸碱溶液混合后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产生疑惑,这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在本单元课题1中已经掌握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这就为实验探究该问题准备了条件。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验探究开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知道酸碱能反应,进一步强调这类反应是中和反应。 教材放眼于实际生活,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学生了解了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后,自己用pH试纸去测定实验室和身边物质的pH,增加了课堂趣味性也巩固了学生的记忆。后面通过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这个家庭小实验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洗发水,这种学以致用的手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溶液酸碱度的意义,也可以用中和反应应用的实例作为切入点,提出酸碱中和时关于“量”的控制问题让学生思考。 四、教学方法分析 1. 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探究,掌握使用胶头滴管等实验的操作,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寻找身边物质测其pH,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测定一些液体的pH,学会区分身边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强弱。 五、教学媒体:电脑平台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 实验药品:NaOH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溶液.稀硫酸溶液 实验用品:pH试纸.纸巾.标准比色卡 六、课时安排:1课时(时间安排:中和反应15分钟,中和反应的应用10分钟,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0分钟,布置家庭小实验和课堂小结5分钟,随堂练习和布置作业5分钟) 七、设计思路: 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反思→数据处理→再反思提出新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归纳与总结→知识应用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