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90250

《植物博物学:用洗手液提取植物的DNA》-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232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植物博物学:用洗手液提取植物的DNA,教案
  • cover
《植物博物学:用洗手液提取植物的DNA》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属于植物博物学内容:用洗手液提取植物的DNA。 二、设计理念 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积极实践,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与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一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且想象力丰富。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植物出发,通过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用洗手液提取植物(香蕉)中的DNA,以实验探究为载体,让学生意识到遗传的神奇、生命的奥秘以及引发学生对现实争议性话题的思考。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教育特点:既是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三、课程分析 本节课有四大板块:DNA与生命体、让DNA“现形”、揭开“现形”的神秘面纱、DNA与我们的生活。通过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课题,明确DNA在生命体中的作用及位置,学生对原有DNA的认识还停留在微观层面,通过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探究提取DNA,让DNA肉眼可见,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兴趣。最后通过拓展DNA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通过基因编辑可以优化植物的性状表现,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议性的话题,启发学生对其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四、学生分析 学生对基因、DNA等有较大的兴趣,对于遗传现象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基因、DNA、遗传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是模糊的,并且基因、DNA相对微观,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缺乏直观的体验与观察。 五、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植物中的DNA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取出来。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基本的提取DNA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DNA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让学生了解生物生物世界的奥秘。 六、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提取DNA的方法及操作。 难点:了解其提取的原理。 七、教学准备 详见材料清单。 八、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列举生活实例,引出“遗传物质”这一概念。 明确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及在细胞中的位置。 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明确实验材料。 观看操作视频,学生探究。 小组交流与汇报。 深入探索、揭秘原理 讲解洗手液、酒精在提取DNA过程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注意酒精的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证明提取的物质就是DNA。 结合热点、拓展延伸 借助于扦插繁殖,引出细胞具有全能性。 简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结合具体实例,了解基因编辑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结合热点新闻,启发学生对转基因的思考。 《植物博物学:用洗手液提取植物的DNA》材料及操作指引单 材料 1.香蕉(或猕猴桃、菠菜等) 2.95%的冰酒精(提前一天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层) 3.洗手液(或洗洁精、洗衣粉) 4.食盐 5.温水 6.量筒(如无,准备矿泉水瓶盖一只) 7.厨房电子秤(如无,准备汤匙一只) 8.美工刀或剪刀 9.捣蒜罐(或能用来研磨的替代品) 10.筷子一双 11.纱布一块 12.透明杯子一个 捣蒜罐 汤匙 二、操作步骤 1.取一段长约2cm长的去皮香蕉,剪碎置于捣蒜罐中。 2.加入10ml(约一瓶盖)的温水,2g食盐和2ml的洗手液,研磨5-10分钟。 3.用单层纱布过滤研磨液,滤液置于透明杯子中。 4.沿玻璃棒从杯壁缓慢加入两倍滤液体积的95%的冰酒精。 5.静置5分钟后,用木筷子缓缓卷起上层漂浮的白色纤维状粘稠物,即是DNA。 三、观察记录单 加入酒精前 加入酒精后 1.观察并记录,在加入酒精前后液体的状态及变化。 2.我的实验 (成功/失败)了,我的收获(或发现)是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