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蛤蟆》说课 一、说教材 《花蛤蟆》是一首山东民歌。歌曲用模仿、夸张的语言,富有特点的旋律,生动逼真地刻画蛤蟆那欢叫蹦跳的形象。歌曲生动、诙谐、活泼,很有趣味性。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兴趣,他们热情好学,喜欢表现自己,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只是遇到新奇事物会管不住自己,自律性差。 三、说教法 教唱法、观察法、启发法、示范法。歌曲的节奏知识通过启发与引导让学生准确而生动地读出来,在歌曲教学这一部分,我先让学生充分而完整的聆听歌曲,观察歌曲的结构然后将歌曲按领唱、齐唱对唱的形式进行教唱,对不熟悉的乐句,采用跟琴唱的方式,我自己也进行了示范,从而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四、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我采用了聆听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只有多听才能掌握其根本;总结归纳法,学生通过总结和归纳,说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五、说教学目标 1、能有节奏地模仿蛤蟆的叫声能跟上老师的手势完成简单的二声部合唱。2、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演唱《花蛤蟆》。所以这节课我希望学生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花蛤蟆》,表达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爱。 六、说教学重难点 1,、即兴多声部“花蛤蟆闹塘”的场景的演唱。2、“6”和“5”两个音程的音效。本课以蛤蟆为主线,让学生在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在学习歌曲、表现歌曲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蛤蟆闹塘更是将本课气氛推向制高点。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一切的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所以在6”和“5”两个音程的音效时我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 七、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用一幅江南的荷塘图,顺利引出小蛤蟆。再用四个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读节奏,通过情景设计很自然地引出蛤蟆的叫声,通过模仿蛤蟆叫的节奏,让学生建立最初的节奏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听歌曲。由节奏自然过渡到歌曲,引出课题《花蛤蟆》,初听歌曲,听完请同学们简述自己听后的感受。教师总结性介绍歌曲:《花蛤蟆》是一首山东民歌,歌曲形象富有地方浓郁风格,歌曲形象表现花蛤蟆蹦跳,运用倚音唱模仿蛤蟆叫声,表现出蛤蟆轻快、跳跃、诙谐活泼的风格。这个环节学生感受了歌曲,体会歌曲富有童趣的地方特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学习歌曲 共分为三个环节:借助课件,出示领唱、齐唱对唱的歌单,分声部学习歌曲,领唱要唱得活灵活现,要唱出蛤蟆的神态和动作,齐唱要注意二度音程“5”“6的学习”,对唱要唱好休止符部分。最后跟伴奏音乐合唱歌曲。 (四)、蛤蟆闹塘 蛤蟆闹塘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共分了两步进行1、分组自由合作表演,用模仿动作、打击乐器和人声等表现歌曲的情境。2、抽组上台表演。 (五)、结课。 课堂进入尾声,我通过美术和摄影艺术与音乐的艺术关联启迪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发现美创造美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六、说板书 我的板书形象地列出了本节课的乐理知识,让学生在唱的同时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该注意什么.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