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93450

1.3人口容量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4632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口,容量,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1.3 人口容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4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下表为我国人口状况的部分分析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6亿人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9亿人 3.表中资料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容量是( )A.约15~16亿 B.15.1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4.下列选项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 A.自然资源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 D.消费水平 一般来说,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为一些学者对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估算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据右图推断,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 ) A.120亿人 B.19亿人 C.18亿人 D.16亿人 6.影响和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国家人口政策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人均消费水平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害、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 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 ①土地资源②交通③科技④水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日本地狭人稠,以下属于对其环境人口容量提高有利的因素是( ) ①资源②科技发展水平③对外开放程度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图为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分布差异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民族分布 B.国家政策 C.经济水平 D.自然环境 11.四川与西藏自治区大致位于同纬度,但人口容量四川远大于西藏,其差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 B.开放程度 C.消费水平 D.文化观念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图为2007和2016年云南省玉溪市各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分析结果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十年来,各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 A.红塔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承载程度 B.元江县和新平县呈现变大的趋势 C.呈现由中间向周围逐渐降低的格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