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图画文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明确给文章配画的要领,能通过分析文章进行画面描绘。 2、 掌握给文章配画的方法和步骤。 3、 在美术活动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提高对文字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明确给文章配画的要领,抓住文章主题,运用已知美术知识技能给文章配画。 【教学难点】 掌握给文章配画的作画步骤和要领。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微视频、 版贴等。 2、 学生准备: 个人作文或日记、 水彩笔或油画棒、 绘画纸等。 导入:1、(故事导入)在遥远的原始时期,我们的祖先们还没有发明文字,他们 凭借着勇敢夺取猎物,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在那个远古时代。要想记录当 时的英勇事迹,我们可以靠什么方式 (一种通过绘画就可以表达的--那就是“符 号” 2、原始先民曾用图画和符号形象的记录他们的劳动生活,我们则用图画符号 装点文章,传递别样的温馨情感。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特别的文字,大家试着读一读,看谁能在最短的时 间里读懂它 说一说出自己读懂的内容。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本书和我们平时看的书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字。 师:对,这是一本没有文字的书,画家徐冰用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符号代替文字, 写了这本《地书》。《地书》是一本由徐冰搜集整理出的一套用“标识语言”写成的 可读性小说。 那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这种方式来创作一幅别样的画。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一 课--图画文章。 新授: (图画文章含义解读) 1、问题一:这两张校运会海报,一张原文公告,一张是宣传海报,请同学 们对比观察,说出喜欢哪张,为什么 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第一张的文字里不仅有美观有趣的图案,而且色彩丰富。第二张过于 单调。 问题二:那么请同学们找一找海报中哪些文字变成了图案 为什么这些文字 变成图案后,海报的意思并不改变 教师小结:这些图案替代了部分文字,但图案与文字意思一致。 (学习创作过程、解读含义) 2、请欣赏下列表情,猜一猜分别都代表了什么意思。 ①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大部分同学都猜出来了图画表情所代表的的意思,那么我 们再欣赏一各小段片,看一看不同的心情,如果变成绘画的方式该怎么画,大家 可以拿起手里的纸笔学一学。(播放视频) ②好,视频播放完了,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呢,大部分文字都可以用图画的方式去 表达。 那么我们再来看这幅图片是画家徐冰的地书,请同学们小试身手,分析-下这一 段代表了什么意思。 师:非常好,同学们一下子就能猜出其中的含义。其实,图画文章,就是让我们 用图画的方式去代替文章的某些内容。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图画文章创作形 式 (创作形式) 3、教师出示图文替换的案例: ( 板 书 ) 我的心原 我的 √愿,老师简单的把什么替换成了什么 没错,把心替换成了图画的形式。 师:参照上面“我的心愿”,请大家尝试用小图形为“光阴似箭”、“铃儿响叮当” 替换合适的字和词。(同学可以在自己的画纸上练习。)(友情提醒大家,图案画 的简单一些) 要注意 (1)选择替代的字必须特征明显,如“光阴似箭”的“箭”、“铃儿响叮当”的“铃”。 (2)选则替代的图形需简洁、准确、大小适中。 2、师: 一般来说,大部分名词类的词更适合用图案进行替代。让别人一下 子就能一目了然。 3、刚刚我们选了一些特征明显的字进行了替换,可如果我们遇到了特征不够明 显的字,你有办法把它变成图画吗 可以,因为(板书)制作图画文章的方法有 两种:1 文字词替代法;2文字美化法。 4、(欣赏图画文章) 欣赏学生优秀图画文章作品(贺卡、书签): 1、送给亲友、同学和老师的贺卡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打扮,将传递更多的 温馨和快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教师讲解。第一张:文字书写工整,图案替换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