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94720

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6游动的鱼(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1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488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游动,教案
  • cover
【课题】游动的鱼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画面布局的常用方法,初步学会对画面进行大小、聚散的构图安排,运用中锋、侧锋用笔的方法表现游动的鱼。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实践过程中,学习大小、聚散布局变化以及用深浅不同的墨与色表现鱼儿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大师的艺术表现风格,体会彩墨画的美感,激发学习彩墨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画面构图的大小、聚散安排。 【教学难点】中锋勾线、侧锋渲染的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笔洗等。 教具:毛笔、宣纸、墨汁、笔洗、范画、课件等。 【教学流程与活动】(一般4~5个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环节 一、欣赏与发现 范画图例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1、欣赏大师齐白石画的鱼,讨论大师画的鱼有什么特点。 2、观赏录像中的各种鱼。 3、揭示课题。 4、讨论一群鱼的造型表现方法———有大有小、有聚有散、有前后遮挡。 5、让学生在课件上进行构图练习与尝试。 活动目标 欣赏大师作品,揭示课题,了解尝试构图。 活动任务 1、从说一说、练一练中了解一群鱼的造型表现方法———有大有小、有聚有散、有前后遮挡。 关键问题 1、讨论一群鱼的造型表现方法。 活动资源 课件。 活动要求 让学生了解课题。 了解鱼群的造型表现方法。 尝试用课件摆放练习。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 评价途径:行为观察、提问。 评价形式:蜡梅点赞卡与手机评价相结合。 活动说明 从大师的作品欣赏出发,欣赏国画鱼的表现方式,鱼群的聚散、大小摆放,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让学生初步了解绘画时画面的布局。 教学环节 二、讨论与尝试 范画图例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1、课件演示画鱼的基本步骤。 2、小组交流,小结:鱼的不同部位,如何进行点、线结合,浓淡变化。 3、学生尝试练习,注意运笔方法和墨的浓淡变化。 活动目标 了解画鱼的基本步骤,初步尝试运笔,浓淡墨色变化。 活动任务 小组讨论不同部位鱼的画法。 如何进行点、线结合,浓淡变化。 关键问题 1、画鱼的运笔与浓淡墨色变化。 活动资源 课件、毛笔、墨汁、宣纸、笔洗等。 活动要求 让学生了解画鱼的基本步骤。 分小组讨论如何运用点、线,浓淡墨色的变化来画鱼。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 评价途径:行为观察、提问。 评价形式:蜡梅点赞卡与手机评价相结合。 活动说明 从教师示范到学生小组交流总结,再到初步尝试用笔、用墨画鱼,从看到说再到动手,让学生化繁为简逐步了解画鱼的基本技法,从理论到实践,更有利于掌握。 教学环节 三、交流与创作 范画图例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1、通过欣赏完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总结出绘画方法和作业要求: ①小鱼有浓淡变化。 ②小鱼姿态生动、活泼。 ③背景有趣。 2、欣赏几幅鱼的水墨画,启发思维。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活动目标 欣赏大师作品,了解大师是如何来绘画的,启发思维,进行学生创造。 活动任务 1、从观察、讨论到自由创作,让学生绘画一幅水墨画鱼。 关键问题 1、如何模仿大师画面的墨色变化,再加工成为自己的作品。 活动资源 课件、毛笔、墨汁、宣纸、笔洗等。 活动要求 让学生通过观察大师的作品,启发思维。 创作自己的水墨画鱼。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 评价途径:行为观察、提问。 评价形式:蜡梅点赞卡与手机评价相结合。 活动说明 在学生初步尝试的基础上,学生观察大师的作品,归纳总结大师作品中墨色的变化,鱼的动态表现,以及背景的添加, 教学环节 四、展示与评价 范画图例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1、以小组形式,张贴作业,同学之间展示不同外形、不同构图的作品。 2、自我作业的介绍和欣赏他人作品,提出感想,指出同学作品的优点或可改进的地方。 评价内容: ①墨色是否有变化。 ②鱼儿造型是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